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用“场域”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的传播历史,深入剖析个案,总结现实启示。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是第1部运用社会学的“场域”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学术专著,也是第1部对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进行深入考察的学术专著。一是从早期现代化运动入手,指出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社会场域迅速分化,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的传播场域随之产生和发展;二是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场域的个案研究,对中东铁路(以苏共党员为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以高诚儒为中心)、东华学校(以邓洁民为中心)、《晨光报》(以韩铁声为中心)、中共哈尔滨独立组(以陈为人为中心)等若干个案展开深入剖析;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度分析,进而立足“场域”视角,揭示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的若干现实启示。

作者简介

黄进华,历史学博士,香港《文汇报》特约撰稿人。1976年生于安徽巢湖。长期从事历史研究,爱好创作。已出版《袁世凯权谋36计》等多部个人专著,参与编撰《吕后传》、《曾国藩全集》等10余部大型图书,并先后在《中国青年报》、香港《文汇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在纸页中走近真实的毛泽东》等30多篇文章,迄今已发表文字100余万字。

主要作品年表:

·2000年,撰写调查报告《安徽省巢湖市各乡镇农业税欠负状况、成因及其对策》.

·2002年,参与编撰《吕后传》、《白话二十四史精华》、《百家姓书库》、《杰克·韦尔奇经营圣经》等著作。

·2003—2004年,出版《袁世凯权谋36计》、《中国人的理想藏书》(合著),负责编纂《曾国藩全集》(北京出版社,200万字)。

·2005—2006年,先后发表《仰望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帝王崇拜之我见——从“儒狗”叔孙通说起》、《诸葛亮:“千古第一权臣”》、《论曾国藩集团与满清朝廷的关系》、$$$$$黄进华,历史学博士,香港《文汇报》特约撰稿人。1976年生于安徽巢湖。长期从事历史研究,爱好创作。已出版《袁世凯权谋36计》等多部个人专著,参与编撰《吕后传》、《曾国藩全集》等10余部大型图书,并先后在《中国青年报》、香港《文汇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在纸页中走近真实的毛泽东》等30多篇文章,迄今已发表文字100余万字。主要作品年表:·2000年,撰写调查报告《安徽省巢湖市各乡镇农业税欠负状况、成因及其对策》.·2002年,参与编撰《吕后传》、《白话二十四史精华》、《百家姓书库》、《杰克·韦尔奇经营圣经》等著作。·2003—2004年,出版《袁世凯权谋36计》、《中国人的理想藏书》(合著),负责编纂《曾国藩全集》(北京出版社,200万字)。·2005—2006年,先后发表《仰望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帝王崇拜之我见——从“儒狗”叔孙通说起》、《诸葛亮:“千古第一权臣”》、《论曾国藩集团与满清朝廷的关系》、《毛泽东与湖湘文化》、《在纸页中走近真实的毛泽东——读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有感》等多篇文章,并被中青在线、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学网等多家知名网站转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基金

绪论

一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其分析

(一)国外研究动态及其分析

(二)国内研究动态及其分析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三 研究对象和基本思路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基本研究思路

四 基本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理论工具——“场域”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五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场域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东铁路修建前夜的哈尔滨地域社会

第二节 中东铁路的修建与近代哈尔滨社会场域的分化

一 确立东北亚交通中心地位

二 出现错综复杂的政治场域

三 构建畸形发展的经济场域

四 塑造中俄合璧的文化场域

五 产生发达的信息传播场域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场域的发展历程

一 苏共党员主导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场域发展历程

二 中共党员构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场域发展历程

三 朝共党员支配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场域发展历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场域个案研究之一:中东铁路

第一节 中东铁路场域探究

一 中东铁路场域的形成与演变

二 中东铁路场域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苏共党员在中东铁路场域中的资本分析

一 苏共党员在中东铁路场域中的政治资本

二 苏共党员在中东铁路场域中的文化资本

三 苏共党员在中东铁路场域中的社会资本

第三节 布尔什维克与马克思主义在中东铁路传播场域的构建

一 打造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布尔什维克组织

二 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据点

三 革新马克思主义传播形式——参加合法选举

四 拓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受众——从俄国侨民到中国工人

第四节 苏共党员与马克思主义在中东铁路传播场域的发展

一 巩固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苏共党员控制中东铁路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据点——中东铁路职工联合总会

三 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以中东铁路为实体媒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场域个案研究之二:哈工大——以高诚儒为中心

第一节 哈工大场域探究

一 哈工大场域的形成与发展

二 哈工大场域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高诚儒在哈工大场域中的资本分析

一 高诚儒在哈工大场域中的政治资本

二 高诚儒在哈工大场域中的经济资本

三 高诚儒在哈工大场域中的文化资本

四 高诚儒在哈工大场域中的社会资本

第三节 高诚儒与马克思主义在哈工大传播场域的构建与发展

一 领导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坚——哈尔滨学生党支部

二 创建马克思主义传播据点

三 营筑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

四 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手段——探寻武装传播

五 拓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受众——从哈工大到哈尔滨社会各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场域个案研究之三:东华学校——以邓洁民为中心

第一节 东华学校场域探究

一 东华学校场域的形成与发展

二 东华学校场域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邓洁民在东华学校场域中的资本分析

一 邓洁民在东华学校场域中的政治资本

二 邓洁民在东华学校场域中的文化资本

三 邓洁民在东华学校场域中的社会资本

第三节 邓洁民与马克思主义在东华学校传播场域的构建

一 聘请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锋

二 丰富马克思主义传播形式

三 担当马克思主义传播通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场域个案研究之四:《晨光报》——以韩铁声为中心

第一节 《晨光报》场域探究

一 《晨光报》场域的形成与突变

二 《晨光报》场域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韩铁声在《晨光报》场域中的资本分析

一 韩铁声在《晨光报》场域中的政治资本

二 韩铁声在《晨光报》场域中的文化资本

三 韩铁声在《晨光报》场域中的社会资本

第三节 韩铁声与马克思主义在《晨光报》传播场域的构建

一 经营马克思主义传播据点——哈尔滨《晨光报》

二 培植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锋——中共党员陈为人、李震瀛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场域个案研究之五:哈尔滨独立组以陈为人为中心

第一节 陈为人在哈尔滨场域中的资本分析

一 陈为人在哈尔滨场域中的政治资本

二 陈为人在哈尔滨场域中的文化资本

三 陈为人在哈尔滨场域中的社会资本

第二节 陈为人创建和领导的哈尔滨独立组场域探究

一 哈尔滨独立组场域的形成与发展

二 哈尔滨独立组场域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陈为人与独立组构建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场域

一 经营马克思主义传播据点

二 开辟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

三 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组建哈尔滨通讯社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场域个案研究之六:哈尔滨工委——以胡铁桥为中心

第一节 抗战后期哈尔滨场域探究

一日伪势力

二 普通民众

三 苏联势力

四 中共力量

第二节 胡铁桥在哈尔滨场域中的资本分析

一 胡铁桥在哈尔滨场域中的政治资本

二 胡铁桥在哈尔滨场域中的文化资本

三 胡铁桥在哈尔滨场域中的社会资本

第三节 胡铁桥创建和领导的哈尔滨工委场域

一 哈尔滨工委场域的形成与发展

二 哈尔滨工委场域的基本内涵

第四节 胡铁桥与哈尔滨工委构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场域

一 建设马克思主义传播基地——满洲矿机厂

二 丰富马克思主义传播形式

三 简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

四 组织马克思主义传播武装——创建第十八集团军吉黑挺进队

五 拓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受众——从哈尔滨到东北铁路沿线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的基本经验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多元性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受众的广泛性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的丰富性

四 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的选择性

五 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有效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的主要启示

一 交通场域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场域的先导性

二 政治场域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场域的支配性

三 经济场域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场域的决定性

四 文化场域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场域的基础性

五 信息传播场域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场域的规制性

参考文献

一 基本典籍

二 地方史志

三 报刊文章

四 学术专著

五 单篇论文

六 学位论文

七 海外资料

后记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进华。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晚明印刷传播 电子书
传播技术教材:原理与应用、新闻传播基础、现代传播技术及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
中国梦与俄罗斯梦:现实与期待 电子书
本书从多个方面比较了中俄社会变迁的异同。
R语言在统计中的应用 电子书
本书按照统计学的结构来编排,在介绍完相关的统计知识后,着重介绍如何用R求解统计问题。因此,本书并不是简单的R使用手册,而是将统计知识、统计模型及R的求解过程融为一体的教科书。本书共9章,分别是:第1章绪论,介绍统计学及R的基本概念;第2章R语言入门,介绍R软件的下载与安装,以及R使用的基本方法;第3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介绍描述数据的图形和数值方法;第4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介绍概率的基本知识和
专业的力量: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专家 电子书
适读人群 :职场人士 本书适合阅读的人群: 希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希望提高认知与思维水平的人 希望成为专家型人才的人 本书三大创新: 有场景——每一节讨论的主题多数从问题产生的场景出发,确保讨论的问题来源于现实,而不是来源于想象 方法派——既非空谈理论,也不给读者灌鸡汤,而是从思考方法或操作方法角度回答如何做到专业 模块化——每一节讨论一个独立的问题,读者可以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困惑,从感兴趣的小节开始阅读
翻译与传播(第2期) 电子书
《翻译与传播》由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主办,本册是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