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研究的“异域之眼”:以1872~1922年日本亚洲学会学刊为主线

日本学研究的“异域之眼”:以1872~1922年日本亚洲学会学刊为主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跨文化视角下旅日英美学者研究日本文化的内容、方法及原因。挖掘异域之眼的洞见与视域盲点。

内容简介

本书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理念出发,倚重原典实证,研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年旅日英美学者研究日本文化的内容、采用的方法及形成相应日本文化观的原因。本书界定了欧美学界日本研究的历史分期、领域及类型,以“异域之眼”所带来的洞见与视域盲点的并存为主轴,采用整体观照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宗教学、社会学、民俗学、比较文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解读近代旅日英美学者研究日本时的关注重心、学术理念和治学路径,对其日本文化观这一理论本体的基本内涵、价值特征及其发生轨迹作了相对全面的阐述。旨在为中国当前的比较文学研究与国际日本学研究开辟新的视角、思路与研究领域,并在更普遍意义上探寻可能的跨文化理解与沟通之道。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先行研究综述

第三节 方法与思路

卷一:日本学概观

第一章 日本学与日本亚洲学会

第一节 “日本学”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日本亚洲学会的创立与发展

第三节 日本亚洲学会的组织与运作

第二章 《日本亚洲学会学刊》的学术影响

第一节 全面广阔的研究领域

第二节 百科全书式研究理路

第三章 《学刊》的撰著者与读者群

第一节 《学刊》撰著者概况

第二节 《学刊》读者群分析

卷二:日本学之冠冕

第四章 阿斯顿与萨道义

第一节 高产的《学刊》干将

第二节 《早期日本历史》解读

第三节 《日本文学史》分析

第四节 《纯神道的复兴》述论

第五章 张伯伦

第一节 《古事记》翻译与研究

第二节 《日本事物志》解读

第三节 《芭蕉与日本俳句》分析

卷三:日本学之习俗考

第六章 婚育习俗与日本女性观

第一节 比较视界下的日本婚育习俗

第二节 婚育习俗对日本女性观的折射

第七章 收养养子习俗与日本伦理观

第一节 收养习俗的规定、变迁与功用

第二节 收养习俗对日本伦理观的影响

第八章 丧祭习俗与日本生死观

第一节 日本丧祭习俗的区别性特征

第二节 宗教视域中的日本生死观

余论

第一节 文学比较与跨文化传通

第二节 日本文化再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日本亚洲学会学刊》(第一辑)目录

附录二 日本亚洲学会《章程》

附录三 日本亚洲学会《规章制度》

附录四 阿斯顿生平及主要著作年表

附录五 萨道义生平及主要著作年表

附录六 张伯伦生平及主要著作年表

后记

日本学研究的“异域之眼”:以1872~1922年日本亚洲学会学刊为主线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聂友军。

得书感谢您对《日本学研究的“异域之眼”:以1872~1922年日本亚洲学会学刊为主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明清女性文人研究:以明清文坛“冯小青现象”为例 电子书
本书围绕明清之际的冯小青其人其事及产生的“冯小青现象”,讲述了明清时代女性文人创作的社会背景、女性文人的创作发展、男性文人对其创作的认同与赞扬。
地方志与全域旅游:以宁夏为例 电子书
本书通过梳理宁夏地方志中的全域旅游资源,分析了地方志资源与宁夏全域旅游的契合之处,对宁夏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地方志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与全域旅游开发相结合,能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全域旅游事业提供优秀文化支撑,能为书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旅游成果提供资料源泉,要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地方志在全域旅游发展、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以新时期以来的“蒙古历史叙事”为中心 电子书
新时期以来,“重述历史”是当代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中同时出现的重要文学现象,其中又以“蒙古历史叙事”最为典型。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白氏文集》日本传播史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