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新能源汽车三十年历程,值得学习。
内容简介
新能源汽车既是中国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产业,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创新实力大跨步前进的强劲引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它在中国已经走过三十年岁月,从萌芽状态的试验性产品成长为令全球瞩目的标杆性产业。本书着重展现了中国政府和企业在一系列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行动中漫漫求索的曲折历程,分析了清洁汽车技术路线、典型企业产品战略和重要公共政策的变迁原理,从而说明示范和推广政策的重要意义及其合理的制定和执行方式。这段历程将为其他绿色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本书适合新能源汽车等绿色高技术产业从业者、相关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阅读参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主要作者简介
序言
第一章转型与创新的时代命题
第一节 现实缘起:绿色转型的困境
一 绿色转型成为全球浪潮
二 中国汽车业的坎坷转型路
第二节 理论原点:R&3D框架下的创新风险
一 从R&D到R&3D:再造技术创新的分析框架
二 示范推广的历史背景:政府与市场之辨
三 示范推广的政策背景: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的折中方案
四 示范推广的产业背景:远忧近困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研究动机和研究问题
第四节 内容安排
第二章示范推广的政策原理
第一节 示范和推广的概念
第二节 技术创新视角:“达尔文之海”和“诺亚方舟”
一 跨越创新的高风险阶段
二 示范推广有助于形成决策
三 示范推广有助于促进研发
四 示范推广有助于推动扩散
第三节 绿色转型视角:大系统和小利基
一 大系统转型始于“小利基”
二 以示范推广保护和培育“利基”
第三章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节 案例研究原理
第二节 案例选择和分析方法
第三节 资料来源
(一)政策文件
(二)半结构直接访谈
(三)媒体资料和论坛会议发言记录
(四)参与行业会议
(五)行业报告和年鉴
(六)科技论文和行业标准
第四章筚路蓝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与技术路线
第二节 三十年产业政策史
一 第一阶段(1991—1998年):技术探索
二 第二阶段(1999—2008年):专项系统研发与小型示范
三 第三阶段(2009—2013年):商业化示范和推广
四 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大规模推广应用
第五章示范工程的成败之因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理论预设
第三节 贵阳LNG公交车的成功示范
一 案例介绍
二 变量分析
第四节 北上广LPG公交车的失败示范
一 案例介绍
二 变量分析
第五节 示范项目特点归纳
一 案例比较分析
二 理论细化
第六节 行为机制:学习与沟通
一 学习机制
二 沟通机制
第七节 行为机制的案例检验
一 贵阳市LNG公交车示范
二 北理工纯电动公交车商业化示范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因势利导下的企业战略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比亚迪
第三节 上汽集团
第四节 北汽集团
第五节 江淮汽车
第六节 奇瑞汽车
第七节 众泰汽车
第八节 跨案例分析
一 企业技术路线变迁
二 企业技术路线差异化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变迁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 政策分类框架
二 案例选择
三 案例分析方法
第二节 案例1 发展战略变迁
一 清洁汽车行动
二 电动汽车技术研发
三 电动汽车示范推广
四 案例小结
第三节 案例2 主导技术路线变迁
一 从清洁汽车到电动汽车
二 从“三纵”到“纯电驱动”
三 案例小结
第四节 案例3和案例4 示范推广政策变迁
一 示范推广的初期探索与效果
二 案例3基础设施与地方保护
三 案例4刺激市场需求
四 案例小结
第五节 案例5 产业监管政策
一 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值管理
二 整车和动力电池行业准入管理
三 案例小结
第六节 案例6 补贴政策变迁
一 商用车补贴细则变化
二 乘用车补贴细则变化
三 电池补贴类型变化
四 案例小结
第七节 跨案例分析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回首与眺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转型与创新的政策建议
一 以主动的示范推广政策启动产业
二 以长远的共享预期引导市场
三 以协调的政策组合保障转型
四 以开放透明的方式制定政策
五 以科学主动的态度反思实践
第三节 研究贡献和局限
一 理论贡献
二 实证和方法论贡献
三 研究方法局限
第四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转型与创新:中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之路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磊著。
得书感谢您对《转型与创新:中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之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