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探寻丝绸之路的世界意义。
内容简介
汉唐时期,是陆地丝绸之路发达的历史时期。从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等地的联系加强,一个涵盖欧亚大陆的交通网自此建立起来。大航海时代之前,世界历史的主要舞台是欧亚大陆。
作为欧亚大陆的交通干线,丝绸之路已较早将中国以西的区域连为一体,张骞出使,完成了丝绸之路最后一里路的联结,历史意义重大。到大航海时代,世界一体化进入新时期。但是,理解此前的欧亚大陆的密切联系,尤其是丝绸之路的作用,是理解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历史基础。
本书以学术论文为基础写作而成,尤其充分地利用了包括敦煌、吐鲁番文书在内的出土文献进行论证。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学术创作尝试。
作者简介
作者孟宪实,1962年生,黑龙江讷河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专业方向为隋唐历史、敦煌吐鲁番学。曾在新疆工作多年。著有《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等专著,与荣新江、李肖共同主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在《历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言 西域与丝路
第一编 张骞出使与丝路开通
第一章 张骞初使西域时间新论
一 史料的各种记载
二 马邑之变与张骞出使
三 窦太后的障碍
四 武帝新政与张骞出使
第二章 张骞出使西域“不得要领”考辨
一 出使大月氏的失败
二 出使乌孙再失败
三 来自“西南夷”的佐证
余论
第三章 从张骞出使看中国文化的“土著性”
一 汉廷政策
二 “蛮夷恋故地”
三 河西设郡与移民实边
四 “行国”与“土著”
第四章 西域都护与丝绸之路
一 西域都护
二 “西域内属”
第二编 5~10世纪的丝路贸易
第一章 十六国、北朝时期吐鲁番地方的丝织业
一 新资料
二 北凉高昌与阚氏高昌的丝织业
三 麹氏高昌时期吐鲁番丝织业及其转变
四 高昌丝织业转变的原因探索
第二章 西州的土贡:绁布与丝绸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西州特产的传世文献记载
三 来自出土文书的证据
四 绁布与丝绸
第三章 唐丝绸之路上的马匹贸易
一 蕃马
二 骡马商人石染典
三 作为市场的西州
四 西州马市的传统
第四章 丝绸之路上的绢马贸易
一 政府市马
二 外蕃贡马
三 绢马贸易
第五章 唐西州马价考
一 西州的马价
二 敦煌及中原马价
三 草马价钱
第三编 西域军政体制与唐代丝路管理
第一章 高昌王国与丝绸之路
一 丝路王国高昌
二 高昌国的外事机构:主客曹
三 出土文书提供的资料
四 高昌翻译举例
第二章 安西四镇与丝绸之路
一 安西四镇
二 四镇的羁縻州府体制
三 四镇的军镇化
四 安史之乱后四镇体制
第三章 北庭都护府的发展
一 平定高昌之役
二 设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
三 庭州的设立及其危机
四 设立北庭都护府
第四章 西州屯田体制及其变迁
一 西州前期的屯田
二 营田使时代的西州屯田
三 天山军时期
第五章 唐朝的民族政策
一 胡客与唐臣
二 集中居住
三 职业选择
四 一体多元
第六章 来自中亚的蕃将
一 石沙陁龟符
二 鱼符之制
三 碎叶城
第四编 丝路道路交通
第一章 麹文泰与玄奘丝路行
一 取经的文化史意义
二 高昌王室与佛教
三 高昌王的鼎力之助
四 玄奘心中的麹文泰
第二章 西州与伊州之间的道路
一 道路
二 里程
三 旅人
第三章 敦煌与伊州之间的道路
一 敦煌与伊州道路记载
二 敦煌与伊州的运输
三 运输的民众负担
小结 居安思危的战略思维
第四章 中国与南亚的丝路
一 中国与印度关系的特殊性
二 求法僧人行记概况
三 西域求法的意义
附录 丝绸之路的世界意义
后记
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使者·绢马·体制是202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孟宪实。
得书感谢您对《汉唐时代的丝绸之路:使者·绢马·体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