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指出,马克思所从事的是贯穿于其著作始终的一项专一事业,是要建构一种关于社会的系统哲学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马克思社会本体论中的五个基本主题——社会、劳动、因果性、自由和正义——组织结构,考察了以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为基础的价值理论。
除此之外,本书还为考察马克思本人的著作和关于马克思的著作提供了一个完全崭新的视角,包括技术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在未来的形式和前景问题,以及哲学在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卡罗尔·C.古尔德,194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耶鲁大学博士,现为美国费城天普大学哲学系哲学和政治学教授、全球伦理学和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哲学》杂志主编、国际法哲学和社会哲学协会(IVR)美国分会前任主席。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外马克思学译丛”编委会
总序
致谢
中文版序言
导言
第1章 社会本体论:个人、关系和共同体的发展
一、 历史发展三阶段中的社会关系
二、 关系中的个人本体论
第2章 劳动本体论:对象化、技术和时间辩证法
一、 对象化与异化
二、 劳动和时间的创造
第3章 走向因果劳动理论: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中的行动与创造
一、 能动性的因果性
二、 作为一种内在关系的因果性
三、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因果性表现为一种外在关系
第4章 自由本体论:支配、抽象自由和社会个人的出现
一、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概念
二、 作为活动前提与结果的自由
三、 社会发展阶段中的自由辩证法
第5章 正义本体论:社会互动、异化与交互性的理想
一、 社会关系、异化与交互性的形式
二、 正义的含义及其与自由的关系
参考文献
英汉术语对照表
译后记
版权声明
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是2018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卡罗尔·C.古尔德。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