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2021)

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2021)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中国开启了从全面小康奔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程。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强劲引擎。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形势更加复杂,疫情变化导致全球经济复苏跌宕起伏;多重因素推动全球通货膨胀持续上升;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现象阻碍经济复苏;全球贸易复苏力度明显超过经济复苏;能源危机席卷全球。

世界经济总因分歧与共谋而跌宕起伏,变幻莫测。为此,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自2008年成立以来,以季度为单元,始终关注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各国财政收支及风险情况、宏观调控的搭配框架,以及财政政策的运行和调整方案等做了深人的跟踪分析,形成了系列季度报告。通过对各季度报告的整理编排,2008 2019年十年间课题组每两年出版一本成果,2020年起每年出版一本成果。 本报告由课题组2021年度的研究成果整理而成。

作者简介

作者阎坤,女,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科组处处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中国财政学会旅游地区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西城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货币政策等近年来,先后多次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课题,并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论文奖(最高奖)、全国第三、四次财政理论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三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许毅财经科学奖励基金第一届(2006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财政部优秀论文奖和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多种奖项。曾多次赴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法国、德国、香港、 台湾讲学。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货币政策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前言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一 从维护资产负债表的稳定转向“逆周期”调节的美国

二 从全面支撑经济平稳运行转向“修表”的可持续发展

三 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抓手,形成中美博弈中的占优策略

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一 全球经济复苏曙光初现,结构性风险不容忽视

二 中国经济加速复苏,消费需求相对滞后

三 财政收入增速加速恢复,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升

四 下半年和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速判断

五 优化财政货币政策,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一 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不均衡、分化和断层

二 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均衡增长

三 未来经济增长压力大但足以实现2021年及2035年远景目标

四 财政收入平稳,税制改革提速

五 优化财政政策,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建议

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一 全球经济复苏节奏放缓,蕴藏风险不容忽视

二 中国经济平稳复苏,需求收缩压力较大

三 财政收入增收明显,支出精准性进一步提升

四 2022年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五 强化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兼顾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参考文献

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2021)是202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闫坤。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2021)》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2021年江苏发展分析与展望 电子书
本书以2020年以来的江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主线,采取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苏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进行高度概括与深入分析,内容全面、视角多元、数据翔实。它既是对江苏经济、社会、文化工作的总结与展望,又是为相关部门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的重要资料。本书收录1篇总报告、27篇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分为区域现代化、产业发展、开放型经济、公共治理和社会与文化事业五大板块。
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 2019 电子书
《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是能源与电力分析年度报告系列之一。本报告分析了2018年我国发电能源与电源发展状况、电源投资和发电企业运营盈利情况;进行了2018年电源发展综合评价;预测了2019年电力、煤炭、天然气供需及水电基地来水情况;探讨了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热点问题及影响,主要包括电源与电网协调发展、“十四五”新能源开发布局、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前景等。本报告可供我国能源及电力工业发展相关政府部门
2001-2002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电子书
本年度完成的所有报告,都紧紧围绕世界经济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及如何培育我国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动力这一当前极为迫切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