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版“纸牌屋”,追述和剖析先秦至清末的党争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描述了先秦至清末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朋党现象。
本书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记载了诸多纵横交错的故事。书中历数了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三千年的党争经过,分章节介绍了这些朝代的重大事件、兴衰荣辱、风雨沧桑,记述了诸多因时制变、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精彩人物。
作者通过对历朝历代发生的重要的党争,如东汉末年党锢之祸、两晋南北朝门第之见及方舆之见、唐代牛李党争、北宋新旧党争、明代东林党祸以及清末帝后党争等历史事件的追述和剖析,从一个独特角度揭示了中国各个王朝的盛衰规律,惊心动魄地展示了制度压抑下人性的挣扎和扭曲。
作者简介
作者王桐龄(1878—1953),号峄山,河北任邱人。清末考取秀才,后留学日本,1907年毕业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1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归国后,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参事,后应聘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后,任教授;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间曾任系主任,并先后在北京法政大学、中国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课。
主要著作有:《中国史》《东洋史》《中国民族史》《中国历史党争史》《儒墨之异同》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序论
第一节 中国主权者之位置
第二节 中国政治上二大潜势力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之乱源与现在乱源之比较
本论
第一章 先秦学派之竞争
第一节 南北思想之冲突
第二节 东西思想之结合法学家与儒学家之冲突
第三节 儒学之统一及其派别
第二章 汉末钩党之狱
第一节 钩党之狱成立之原因
第二节 东汉宦官之恣横
第三节 东汉中叶以后之士风
第四节 第一次钩党之狱
第五节 第二次钩党之狱
第六节 党狱之余波及其结果
第三章 两晋南北朝时代门第之见与方舆之见
第一节 古代门第之见之面影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时代门第之见
第三节 两晋南北朝时代方舆之见
第四章 有唐中叶以后牛李党之倾轧
第一节 牛李党成立之原因
第二节 牛李结怨之始
第三节 牛党得意时代
第四节 李训、郑注专政时代甘露之变
第五节 郑覃、陈夷行、杨嗣复李珏倾轧时代
第六节 李卫公当国时代
第七节 两党党魁之末路
第五章 北宋中叶以后新旧党之竞争
第一节 北宋党祸成立之原因
第二节 郭后之废与范吕之争
第三节 庆历党议
第四节 濮议
第五节 神宗变法之动机
第六节 新党内阁之成立陈升之、王安石内阁王珪、蔡确内阁
第七节 旧党内阁之成立新法之废止新党之左迁司马光、吕公著内阁吕大防、范纯仁内阁
第八节 旧党之内讧
第九节 新党之复活及其报复旧党之贬窜孟后之废章惇内阁
第十节 混合内阁之成立新党之左迁孟后之复位韩忠彦、曾布内阁
第十一节 变态新党之出现党人碑之设立孟后之复废蔡京内阁
第六章 北宋末年之和战论
第一节 北宋对金和战不定之原因
第二节 恢复燕云问题
第三节 李纲、种师道进退问题
第七章 南宋初年之和战论
第一节 南宋初年和战不定之原因
第二节 李纲、黄潜善、汪伯彦去留问题
第三节 赵鼎、张浚、秦桧进退问题
第四节 岳飞之狱
第五节 李孟坚之狱、王之奇之狱与赵汾之狱
第八章 南宋中年伪学之禁
第一节 伪学之禁之由来
第二节 伪学之禁以前王学派与程学派之倾轧
第三节 伪学之禁之始末
第四节 伪学之禁之取消
第九章 明末东林党之祸
第一节 东林党祸成立之原因
第二节 明代宦官之专横
第三节 明代士风之矫激
第四节 东林党之成立及其对他党之倾轧
第五节 三案之争论
第六节 东林党与魏忠贤之冲突
第七节 党祸之结果
第八节 党祸之余波
第十章 清末帝后党之争
第一节 戊戌政变之原因
第二节 德宗变法之动机
第三节 德宗变法之成绩
第四节 新政之推翻与新党之逮捕
第五节 戊戌政变之结果
结论
中国历代党争史是2020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桐龄。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历代党争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