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宿命论研究:推背学概论

中国历史宿命论研究:推背学概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宿命论研究:推背学概论》是一部原创性著作,开创了以易学研究《推背图》之先河,并首次确认《推背图》是一部易学著作,为中国及世界易学史增加了新的篇章。

  宿命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历史,但近代以来,海内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一直没有像苗先生这样对中国历史宿命论的范式作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因此,苗先生的研究《中国历史宿命论研究》填补了世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在一定程度上,宿命论也一直影响着世界历史,然而,西方哲学中所固有的基于普通逻、辑(分析逻辑)和因果链的宿命论,与中国哲学中基于易学逻辑的宿命论具有那种基于两个不同话语体系和范式的不可还原性和不可公约性,中西宿命论范式的不可还原性和不可公约性类似于库恩(ThomasKuhn)科学革命中的两种科学体系的不可还原性和不可公约性,苗元一的宿命论研究对反思和澄清中西宿命论范式的差异、误解、以及找到不可还原性和不可公约性中的某种深层的可还原性和可公约性有巨大的启发性。基于因果链的西方式宿命论与基于易学的中国式宿命论有某种殊途同归的同时性和事件的类似性,而这种同时性和事件的类似性一直具有某种神秘性,有待进一步解决。

作者简介

  苗元一,陕西岐山人,1966年生于志丹,198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主要论著有:《关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1986年)、《论孙中山政治哲学》(1988年)、《人民自由主义论》(1988年)、《元一书法》(1995年)、《中国之路》(1995年)、《中国历史宿命论研究》(2010年)、《周易大义》(上、下卷)。主要学术研究方向:易经与诸子之关系及其自由秩序原理。

章节目录

上篇 推背学概论

引言

第一章 《推背图》是象数易学的经典

一、《推背图》中的八宫说

二、《推背图》中的干支说及纳甲说

三、《推背图》中的阴阳五行说

四、《推背图》中的卦气说与卦变说

五、《推背图》中的正象覆象互象通象半象飞象伏象交象说

六、《推背图》中的数说

七、《推背图》中图象——卦象——字象说

八、《推背图》中的谶颂说

第二章 《推背图》是图书易学的里程碑

一、《推背图》中的先后天八卦图

二、《推背图》图书体系与周敦颐太极图比较

三、《推背图》第一图与赵搠谦阴阳鱼图之关系

四、《推背图》中的易图与宋以后的易图比较

第三章 《推背图》是中国历史宿命论集大成者

一、中国历史宿命论的形成

二、《推背图》历史宿命论体系

第四章 《推背图》史、作者和著作年代考

一、《推背图》史考

二、《推背图》作者和著作年代考

第五章 金圣叹评注的根本缺失和对《推背图》研究史的影响

一、关于金圣叹批注本

二、金圣叹评注对《推背图》研究的影响

三、金圣叹评注的根本缺失

第六章 《推背图》各种版本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推背图》的版本

二、民国四年本与民国元年本之比较

三、关于民国四年本的流传

下篇 《推背图》象数易学、图书易学及历史宿命论构建

中国历史宿命论研究:推背学概论是2011年由岳麓书社出版,作者苗元一。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历史宿命论研究:推背学概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庄学研究(总第2期) 电子书
本刊致力于研究庄子哲学思想文化精华,古为今用;并与境内外、省内外相应的学术机构、团体展开学术交流和友好活动。
王学研究(第七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七辑。
吕祖谦文献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通过对吕祖谦文献学撰述的仔细梳理、文本细读,以《吕氏家塾读诗记》和《大事记》为中心,归纳义例,申明宗旨,对其文献学成就进行分析评价,归纳提炼其文献学思想,并揭明其在文献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同时特别注意考察吕祖谦文献之学与宋代学术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展现吕祖谦文献学的丰富成果、突出成就,以及在宋代学术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全球化时代朱子学核心价值的新意义》《宋明理学法因天理论》《朱熹安贫恬退的思想》《曹植的性理学思想》等文章。
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采用整体主义的研究原则与方式,把梅氏早期思想与后期思想贯穿起来全面地理解。书中对梅洛-庞蒂具身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概括了梅洛-庞蒂具身思想的研究现状;通过对胡塞尔的现象学,詹姆士和海德格尔的具身性思想的论述,返照梅洛-庞蒂所受的影响;对自然化先验现象学的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做了深入的解读;阐述了梅洛-庞蒂的本体论的肉身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