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

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将对邓铁涛教授临床用药经验进行整理,总结为10个专题进行阐述。一讲是五脏相关学说指导临床用药心得,主要探讨如何运用五脏相关学说指导用药,防治重症肌无力(危象)、冠心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现代重大疾病以及疑难危重病。二讲是临证用药心得,以邓教授临证擅长诊治的9个病证为例,介绍其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用药的经验。三讲精选邓教授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的23个自拟方。四、五讲选介邓教授常用的29个古方,分析其用药经验。六讲总结邓教授临床善用的一些效验药对。七讲选取邓教授常用的13味中药,介绍其临床运用单味药的心得。邓教授幼承家技,又于岭南行医70余年,对于岭南中草药的应用得心应手,此经验收载于第八讲岭南草药应用心得中。邓教授既擅长运用内服方药,又十分注重饮食调养和外治之用药方法,因此本书于第九、十讲专列了食疗保健方和外治法用药心得,以期比较全面地反映邓教授的学术主张和用药经验。

内容简介

  《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是对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临床用药经验整理总结的一部著作,共分十讲,分别从辨证、组方、药物、疗法等诸多方面阐述邓教授的用药特色和制方思路。

  《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是广大在校师生、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学爱好者必读之参考。

章节目录

第一讲五脏相关学说指导临床用药心得

一、“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理论指导重症肌无力辨治及危象救治

二、心脾相关理论与调脾护心法辨治冠心病

三、脾肾相关理论辨治运动神经元疾病

四、肝脾相关理论与肝病实脾法辨治慢性肝炎

五、肺脾相关理论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病

第二讲临证用药心得

一、高血压病

二、脑血管意外

三、风湿性心脏病

四、心功能衰竭

五、硬皮病

六、慢性胃炎

七、肝硬化

八、慢性肾炎

九、结石症

第三讲自制方用药心得

一、五灵止痛散

二、治癫痫方

三、防眩汤

四、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

五、治肠套叠方

六、健脾退黄方

七、治腹水方

八、珍凤汤

……

第四讲经方用药心得

第五讲时方用药心得

第六讲对药应用心得

第七讲单味药应用心得

第八讲岭南草药应用心得

第九讲食疗保健方用药心得

第十讲外治法用药心得

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是2012年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肿瘤诊治心得 电子书
本书分为3篇,共46章,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第一篇为学术思想篇,系统阐述了扶正培本、解毒祛瘀的学术思想;权衡邪正,活用攻补;中医药"立体疗法"治疗恶性肿瘤;从中焦论治肺癌学术思想;尤重调理脾胃之法;运用"截断疗法"治疗肿瘤;从气论治恶性肿瘤经验;尤重气旺磨积,益气不忘行气;升降学说在恶性肿瘤中的运用等内容。第二篇为经验特色篇,包括创立有效验方--消岩汤;中医药对放化疗增效减毒作用;扶正解
疡科心得集 电子书
本书为清代名医高秉钧撰著。高氏字锦庭,锡山(今江苏无锡)人。精通内外科,尤以外科驰名于江浙间。本书共3卷,成书于嘉庆十年(1805),是高氏外科临证经验的总结。高氏穷研《黄帝内经》,博综经典,主张治外必本于内,治疮疡须分阴阳虚实,提出“毒攻五脏”的主要证候,确立了“按部求因”的辨证方法,创立了“两证互相发明”的外科编写体例,并于书后汇集了260余首外科常用方剂。该书对当今中医外科临证具有重要的参考
罕见病用药 电子书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罕见病的规范诊治,提升临床医护人员治疗罕见病的能力,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罕见病用药委员会将牵头联合罕见病诊疗、药物治疗与管理专家编制《罕见病用药》。本书以121种罕见病为纲,涵盖近60种罕见病具体用药方案,详细阐述每个药物在治疗相应疾病的用法、注意事项、禁忌证、不良反应。并结合编者宝贵的临床经验,以具体病例为靶点,针对用药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评析,为
腧穴明理与实践心得 电子书
李志道教授是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处方学》主编,本书以作者数十年临床经验为基础,对常用的百余种腧穴从选穴原理、定位及针刺技巧、主治病症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重点阐述了个人的心得体会。临床指导性强,切合实用。
岐黄探微——陈治恒伤寒论十讲 电子书
《岐黄探微陈治恒伤寒论十讲》为陈治恒教授讲授的关于《伤寒论》六经与气化关系的讲稿和临床实践中的体会。全书共分十讲,先从历史沿革上对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做一番讲解,然后从整体上论述脏腑、经络、气化的关系,并将五运六气学说引入六经中,最后,每一讲具体论述各经从经络走向到标本中气学说的理解。《岐黄探微陈治恒伤寒论十讲》不仅厘清了伤寒学中的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重要的是对六经所代表的经络脏腑、气化及有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