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中华读书报》“2017年不可错过的25种历史和传记好书”。

内容简介

“明学”作为“宋学”的继承者,并称“宋明理学”。明代的土大夫理应属于隋唐以后新型的士大夫,然就明代士大夫极度追求“清议”,且具个性解放的特点来说,其精神世界则又是六朝士大夫的直接继承者。

本书从君子、小人之辨,出处、仕隐的困惑,忠孝节义的两难困境,生与死的抉择,雅俗之辨及其互动等多个视角,通过思想与社会交互为用的研究方法,亦即历史与社会的脉络中去阐释明代士大夫的知识与行动。这无疑与以往的研究过于偏向“观念史”不同,而是希望在政治史、教育史、地域研究等领域的相互关联之下,重新诠释明代思想史的实际动态。这是一种精神史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考察土大夫的精神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作者陈宝良,1963年生,浙江绍兴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一、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

二、士大夫、士大夫家族及其关系网络

三、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及其转向

第一章 君子小人之辨

一、引言

二、从道德人格看君子小人之辨

三、从政治人格看君子小人之辨

四、君子、小人之辨的历史转向

五、结语

第二章 出处仕隐的困惑

一、引言

二、出处进退:士大夫的“大闲”

三、仕抑或隐:士大夫的困惑

四、出处仕隐观的新动向

五、出处仕隐:士大夫的抉择

六、结语

第三章 忠孝节义的两难境地

一、引言

二、士大夫的忠孝观及其转向

三、士大夫的节义观及其转向

四、士大夫忠孝节义的行为实践

五、结语

第四章 生死之间的抉择

一、引言

二、生死观:儒佛道之辨及其合流

三、士大夫的生死观及其转向

四、士大夫面对生死的行为抉择

五、结语

第五章 雅俗之辨及其互动

一、引言

二、雅俗之辨:雅与俗的两分

三、雅俗互动态势的形成

四、士大夫的崇雅意识及其精致生活

五、结语

余论

一、明清易代与江南士大夫家族的衰替

二、清初士大夫遗民的头发衣冠情结及其心理分析

三、清初礼教秩序的重建与士大夫精神史的波折

参考文献

后记

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是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宝良。

得书感谢您对《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厦门的兴起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论述了清朝时,厦门作为一个沿海贸易港口的兴起过程及其在沿海贸易中的地位,向我们揭示了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逻辑,展示了厦门乃至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的生动细节。对于我们今天深度认识厦门商港由来之路及其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未来厦门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永远的战士 电子书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英雄的精神永世长存。2018年,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开展征集山东老战土历史资料工作。邹城市老干部局以此为契机,联合有关单位启动了“永远的战十”征文活动,以参战老战十为记录对象,讲述战争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历时半年,组织30个单位80多名下作人员入户采访600多人次,查阅人事、军史、党史等资料,形成书稿42篇近30万字,真实记录了老战士的战斗经历和
美国的故事 电子书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房龙撰写的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经纬的书。
朱德的品德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周恩来的奉献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