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与廖仲恺、何香凝一家

宋庆龄与廖仲恺、何香凝一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书深入了解中国近代极具影响力的两对伉俪的交往与扶持。

内容简介

孙中山、宋庆龄与廖仲恺、何香凝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对著名的革命伉俪,四人志同道合,交往密切,在革命事业中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同志情与朋友情。宋庆龄与廖仲恺、何香凝的儿女廖梦醒、廖承志及侄外甥邓文钊、邓广殷父子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交往甚多。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各种史料,考辨史实,匡谬正误,梳理宋庆龄与廖仲恺、何香凝及其后人半个多世纪的交往历史,揭示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历程,和他们之间亦同志、亦朋友、亦亲人的深情厚谊,在确保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可读性。

作者简介

作者蔡瑞燕,广东揭西县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1983年9月进入中山大学哲学系就读,先后获得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社科部从事理论课教学和研究工作。2001年5月起担任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馆长。出版专著《何香凝思想研究》《廖承志与池田大作》(副主编),发表相关文章30篇,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言一

序言二 感受温暖亲情 领悟深远意义(代序)

前言 长篇的连环图画,一幅一幅……

第一章 革命同志

第一节 东京初识

第二节 孙中山、宋庆龄婚姻的支持者

第三节 合作领导妇女运动的开端

第四节 困厄见真情

第二章 左派战友

第一节 妇女运动的共同领袖

第二节 逆境相扶

第三节 坚持信仰 坚守立场

第四节 辞职去国 聚首欧陆

第三章 携手反对独裁 投身抗日

第一节 组织战地救护

第二节 合力营救廖承志、陈赓等被捕中共党员

第三节 力促国民党联共抗日

第四节 领导抗日救亡运动

第四章 齐聚香港 创办“保卫中国同盟”

第一节 齐聚香港

第二节 创办“保卫中国同盟”

第三节 合力创办《华商报》

第四节 支持中国工业合作运动

第五章 反对分裂投降 继续抗战救亡

第一节 廖梦醒到重庆继续帮助宋庆龄做“保盟”工作

第二节 何香凝流亡广西

第三节 坚持团结抗战 反对分裂

第四节 坚持正义必胜 反对投降

第六章 为新中国成立而奋斗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第二节 领导中国福利基金会

第三节 创立“民革”

第四节 廖梦醒陪邓颖超赴沪迎接宋庆龄北上

第七章 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 一起为新中国欢呼

第二节 何香凝:宋庆龄的亲密战友

第三节 廖承志:宋庆龄最信任的人

第四节 廖梦醒:宋庆龄的真挚朋友

余论: 她们的爱情和她们的信仰

参考文献

后记

宋庆龄与廖仲恺、何香凝一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斌。

得书感谢您对《宋庆龄与廖仲恺、何香凝一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奉系与东北铁路 电子书
铁路以及围绕铁路主权和利益产生的路权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大课题。
科学与近代世界 电子书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的哲学名著。
荣禄与晚清政局 电子书
本书通过研究和剖析荣禄的复杂表现,对了解清末政治的变迁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桥梁文化与美学 电子书
“桥梁文化与美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在桥梁发展技术的基础上,讲解桥梁历史、文化、创新与美学的发展过程,启发读者的心智,加强桥梁工程专业熏陶和美学理解,开阔视野,以设计与建造出更加新型和优美的桥梁。从历史、人文、技术、美学诸方面讲解桥梁的文化与美学,包括桥梁新理念产生的基础条件、新颖桥梁产生的理念、典型桥梁的案例、桥梁先驱的奋斗历程等。桥梁作为一种建筑结构,不
晚清人物与史事 电子书
晚清一脉,上承秦汉以降王朝政治的余绪,下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可谓国史之关键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