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形而上学:物自身与智思物

康德的形而上学:物自身与智思物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着眼于康德所从事的研究的真正问题,逐一拆穿这些公论所包含的假象。

内容简介

本书按从自然领域出发,再进至自由领域,最后达至自然与自由之统一的进路进行。其结论是:康德的批判哲学揭示出一个建基于“人之物自身的因果性(自由)”的形而上学。它是道德的、属于自由概念之领域的。这个道德的形而上学的枢纽在于人类乃至全宇宙发展的终极根据——意志自由,及其原则——自由之原则。康德揭明的是人的真实,同时是人的未来。

作者简介

作者卢雪崑,广东人,牟宗三先生嫡传弟子,1989年于钱穆先生创办的香港新亚研究所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所任教。2001年、2002年暑期于德国美因茨大学康德研究中心作访问研究。主要著作有《意志与自由——康德道德哲学研究》《实践主体与道德法则——康德实践哲学研究》《康德的形而上学》《儒家的心性学与道德形上学》《通书太极图说义理疏解》。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康德著作引文来源缩略语

概说

第一编 康德的物自身与智思物学说

引言 关于第一编“康德的物自身与智思物学说” 划分为上与下两部分之简要说明

第一编上 通过思辨批判证明显相与物自身之 超越区分及所有对象一般区分为现象与智思物

第一章 “物自身”的提出及其通过时空本性之考论而得到说明

第一节 显相与物自身之超越区分由空间和时间之表象之本性的考论而揭示

第二节 对于空间和时间的形而上学解释

第三节 对于空间和时间的超越的解释(说明其为一个使其他先验综和认识可能的原则)

第四节 康德对其前辈的时空说之批评

第二章 就感触物的对象之在其自身而考论“物自身”

第一节 “物自身不可认识说”的提出及其理据

第二节 论物自身离开我们而实存

第三节 显相与物自身之超越的区分

第三章 智思物概念经由纯粹知性之分解而提出

第一节 范畴体系的建立及推证

第二节 范畴的纯粹使用之可能性产生出只作为一个界限概念的“智思物之概念”

第三节 思辨理性(作为一种纯然的智性机能)引出的智思物只能有轨约作用

第一编下 通过实践理性批判经由事实证实人 作为物自身与作为显相统一于同一主体中

第四章 论人之在其自身(作为睿智者)因着其意志自由而实践地可认识

第一节 从自然概念之领域的认识转进至自由概念之领域的认识

第二节 论自由的因果性就是人作为物自身的因果性亦即人作为睿智者的因果性

第五章 论因着“意志自由”而取得关于超感触秩序的认识

第一节 终极目的(圆善)连同道德的世界创造者之理念在目的论的连系中得到说明

第二节 上帝概念之决定的意指与作用

第三节 关于康德的设准说

第二编 康德的形而上学新论

第六章 形而上学的转向

第一节 旧有形而上学之虚幻性

第二节 物形而上学让位于知形而上学及从轨约的思辨形而上学转进至构造的实践形而上学

第三节 物自身与智思物学说作为康德形而上学新论的枢要

第七章 经由三大批判展示的一个“道德的形而上学”

第一节 康德形而上学新论展开之通贯进程

第二节 康德形而上学新论的两条脉络

第三节 康德新形而上学系统之蓝图

第三编 析疑与辩难

引言

第八章 康德物自身学说最初在德国学界引起的震动

第一节 旧思维的后卫战

第二节 德国观念论者针对“物自身”发出的假问题

第三节 康德是二元论者吗?

第九章 关于康德的范畴学说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评所谓范畴使用于物自身的问题

第三节 关于因果性范畴和实在性范畴在实践领域的使用

第十章 关于学术界中几种对于康德物自身学说的解释

第一节 艾迪克斯对物自身的维护及其物自身双重刺激说

第二节 花亨格的“物自身虚拟说”及“好像哲学”理论

第三节 普劳斯的康德物自身解释

第四节 阿利森的康德物自身解释

结束语

附录一 本书引用康德著作汉德对照

康德著作

康德论文

中译本

附录二 人名对照表

附录三 参考文献

康德的形而上学:物自身与智思物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卢雪崑。

得书感谢您对《康德的形而上学:物自身与智思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回到美自身的领域: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反思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当代中国美学思想形态转变过程的历时性扫描,指出当代中国美学一方面在努力克服先前美学思想弊端,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对美产生新的误解,把美要么等同于认识,要么看作实践活动,甚至认为美是人的全部生命的最高表现形式,出现了遮蔽美、悬置美和放大美的“非美化”现象。康德以先验批判的方式检视了人类的认识原则、伦理原则和情感原则,揭示出美与认识、美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美划边定界,成为后来西方美学的规
新康德主义价值哲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相对与绝对的关系视角,在全面挖掘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剖析历史与价值、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价值与评价等的关系问题,并从共时态角度将新康德主义的思想与同期学者的理论做横向比较,打开新康德主义价值论的对话空间;从历时态的角度开启新康德主义价值论与现代价值论对话的广阔空间,整合当代价值论的思想资源,加深对相对与绝对价值关系的理论意义的理解。
人生:思与诗 电子书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的人生之路、思辨人生、诗意人生,全面展现了作者的一生及其对于人生、人性的各种思考。我的人生之路部分,展示了作者从儿时到晚年走过的路。思辨人生部分,展示了对于人生和人性的思考。诗意人生部分是作者写的二百多首诗,分为十五个篇章,“我的父亲与母亲”“我与老伴”“我与家人”“我与学生”“小城旧事”“思乡”“忆旧”“怀师友”“读书”“读庄子”“纪念毛泽东”“时事杂咏”“外出杂咏”“住院杂
康德因果性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掌握康德关于因果性的主要文献和国内外基本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康德的因果性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其中关于康德因果性理论划分为自然因果性、自由因果性和目的因果性三个层面,尤其是关于目的因果性的划分,有其独到的见解。本书资料翔实、论说充分、结构合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 电子书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梁涛力作,对儒学的当代价值、现实意义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