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耀煌口述自传

万耀煌口述自传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万耀煌亲述的自传作品。

内容简介

《万耀煌口述自传》由沈云龙、贾廷诗、陈存恭等人先后访问40次记录整理而成,郭廷以亲自校阅了口述记录稿。

因万耀煌存有历年日记,这部口述自传资料甚为翔实具体,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万耀煌(1891-1977),名万奇,字武樵,迪奇,晚年自号砚山老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十七岁肄业两湖师范附小,投笔从戎。先后考入湖北陆军小学堂、陆军第三中学、陆军兵官学堂、陆军大学,接受完整的新式军事教育。求学期间参加日知会、同盟会、国民党,参加了辛亥革命、反袁运动、荆襄自主之役。毕业后任驻湘鄂军参谋长。1926年之后参加北伐、讨逆、抗日战争,由副师长、师长、军长、军团长积功至上将。抗战期间转任陆军大学、中央军官学校教育长,胜利后出任湖北省政府主席,调中央训练团教育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原版前言

小引

一、家世渊源

二、童年教育

1. 私塾启蒙

2. 初闻革命

3. 就学两湖师范附属小学

三、军中生涯开始

1. 决心投笔从戎

2. 发起群治学社

3. 湖北陆军小学概述

4. 没落的旗人

四、从武昌至保定

1. 湖北陆军中学概述

2. 剪辫子的风波

3. 保定入伍生总队的编制

4. 对吴禄贞的印象

五、回鄂参加武昌革命

1. 自津赴沪途中

2. 上海都督府见闻

3. 回鄂初谒黎元洪

4. 参加反攻汉口之役

5. 鄂军都督府与湖北“三武”

6. 汉阳之失守

7. 催迎赣军与黄兴离鄂

8. 停战议和

9. 革命军内部之歧见

六、保定军官学校之回忆

1. 清末的军事教育制度

2. 保定军官学校的由来

3. 蒋百里自戕的一幕

4. 曲同丰继任校长以后

七、就学陆军大学以后

1. 分发湖北见习与反袁运动

2. 陆军大学的沿革

3. 北京政潮的见闻

八、参加“荆襄自主”之役

1. “荆襄自主”的酝酿

2. 张笃伦的策动及败退湘西

3. 夏斗寅与鄂军步兵团

九、重回陆大完成学业以后

1. 山西任职与中止外蒙之行

2. 随侍舅父回鄂主政

3. 建立湖北自卫武力之失败

4. 夏寿康与王占元

5. 对军阀专横的感想

十、赵恒惕统治下的湖南

1. 湘省援鄂自治之役

2. 我当了宋鹤庚的参谋

3. 湖南宣布自治后的权力争夺

4. 宋鹤庚离开湖南的经过

5. 蒋百里与唐生智、吴佩孚的关系

十一、鄂军驻湘的困境

1. 出任鄂军参谋长的经过

2. 萧耀南对鄂军的接济

3. 湘鄂赣三省联防密约

4. 唐生智逼走赵恒惕

5. 鄂军与唐生智的合作

6. 唐生智倾向革命的原因

7. 湘局混乱中之鄂军

十二、北伐开始

1. 北伐前夕的广州

2. 由粤回湘途中

3. 鄂军参加北伐战斗

4. 攻占湘乡

5. 由宁乡至长沙

6. 鄂军整训与左派活动

7. 驻防益阳与贺耀祖反正

8. 总攻击开始后之鄂军整补

9. 渡江作战占领汉阳汉口

10. 和樊钟秀发生遭遇战

11. 平靖关策动魏益三来归

十三、调防鄂西

1. 肃清鄂西残敌

2. 何键其人其事

3. 武汉之行的见闻

4. 唐生智长沙去来

5. 和蒋作宾一席谈

6. 自当阳至宜昌

7. 袁祖铭被刺与黔军怨愤

8. 驻防宜昌二三事

9. 共产党的发展

十四、回师备战

1. 疑云笼罩下的宜昌

2. 截留运济杨森的械弹

3. 形势的分析

4. 通电反共与袭击武汉

5. 撤退崇阳

6. 转进鄂东

7. 移防皖西与唐生智的拉拢

8. 耿丹之死

9. 何键的劝诱

10. 调驻安庆与南京之行

11. 龙潭之战与唐生智下野

十五、再度参加北伐

1. 渡江击敌追驻滁县

2. 京沪小游的见闻

3. 重回部队进军徐蚌

4. 全军电请蒋总司令复职

5. 集中丰沛与张森病逝

6. 徐州争夺战

7. 攻占济南与“五三”事件

8. 渡河北进驻军惠丰桥

9. 说降徐源泉与平津告捷

十六、复员与编遣

1. 回驻德州与缩编开始

2. 调抵兖州与南京之行

3. 驻防皖北击溃樊老二

4. 阜阳剿匪

5. 参加讨伐桂系

6. 桂系失败的因素

7. 追击途中

8. 胡、陶的下场

9. 鄂东反共

10. 收复七里坪

十七、变乱纷起

1. 张、桂军与西北军之叛变

2. 中央军处境之艰苦

3. 张笃伦说服万选才

4. 西北军失败后石、唐叛变

5. 对夏斗寅之谏诤

6. 善战唐生智

7. 讨唐军事之结束

十八、中原大战

1. 反中央各派系之联合行动

2. 万选才倒戈与张笃伦

3. 大战前夕之双方形势

4. 敌我兵力部署的分析

5. 周家口接防与漯河作战

6. 上官云相的围而不攻

7. 由平汉线调津浦线

8. 拒绝政客游说

9. 曲阜之战

10. 济南光复前后

11. 陇海路的大战

12. 吉鸿昌的投诚

13. 战事结束与复员

十九、剿共与国难

1. 豫鄂皖边区的共军形势

2. 鄂东麻城之役

3. 九一八事变与国内政潮

4. 调赴信阳

5. 接任师长与回驻武汉

6. 湖北省府改组

7. 鄂中剿共与贺龙其人

8. 再调鄂东

9. 共军的战术

10. 徐向前西行以后

11. “竭泽而渔”的战略

12. 汤恩伯的清剿作风

13. 黄安一年

二十、围剿与追击

1. 调驻抚州

2. 庐山训练

3. 经湘南追剿

4. 桂林之游与进驻贵阳

5. 和廖磊一席谈

6. 王家烈统治下的贵州

7. 共军自黔至滇

8. 从云南追到西康

9. 有关追剿函电一束

10. 驻军西昌及雅安

11. 自川入陕

二十一、西安事变前后

1. 由陕回黔堵剿萧贺

2. 滇黔边境之追击

3. 两广异动奉命入粤

4. 调驻洛阳

5. 西安事变之幽禁生活

6. 西安事变之结束

7. 庐山军官训练与“七七”事变

二十二、抗战开始

1. 参加东战场作战

2. 战时将官训练班与军官训练团

3. 保卫大武汉

4. 机关内迁与工事构筑

5. 从鄂北到赣北

6. 武汉撤退与长沙大火

7. 继续抗战与英美借款

二十三、陆大教育长时期

1. 陆大简史

2. 陆大的沧桑一页

3. 陆大的前任教育长与外籍教官

4. 传统教育方式的改革

5. 建军与军事思想的困惑

6. 离开陆大与调职军校

二十四、军校教育长时期

1. 就职演词与整饬校风

2. 军校的组织系统

3. 军校教育生活与国际观感

4. 军校具有安定后方的潜力

5. 军校的党务训练与辅导工作

6. 军校对政治的影响

二十五、湖北省主席时期

1. 我对政治的认识

2. 派系和人事

3. 战后的湖北

4. 复员与接收

5. 从发展教育入手

6. 工业建设与人口调查

7. 清理敌伪物资与整顿财政

8. 湖北的政治派系纠纷

9. 军官转业与学潮

10. 行宪国大与立监委选举

11. 辞职离鄂前的形势

二十六、战略顾问时期

1. 离鄂赴京

2. 总统就职与翁文灏组阁

3. 战略顾问位高而闲散

二十七、中央训练团教育长时期

1. 中训团的改隶

2. 大局的崩坏

3. 总统引退与和谈

4. 武汉见闻

5. 程潜的行径

6. 广州与奉化之间

7. 撤退

二十八、来台以后

1. 革命实践研究院的成立

2. 主持革命实践研究院

3. 政工与兵役制度的树立

4. 对现状的观察

附录 近代军事教育家——万耀煌先生

前言

万耀煌口述自传是2016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作者万耀煌。

得书感谢您对《万耀煌口述自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口述史研究(第3辑) 电子书
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辑。
骗局之王:查尔斯·庞兹自传 电子书
雪崩开始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一切还得追溯到第一片落下的雪花。
一儒:石元春自传 电子书
本书共十三章,前三章写感恩与成长;第四章写政治运动磨炼;第五和六章写治碱改土和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年;第七和八章写校长十年;第九和十章写学术云游;第十一至十三章写再披挂,决胜生物质。
中国劳模口述史(第1辑) 电子书
本书精选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6级劳模班17位学员的故事汇集成册,这些学员都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受到各种表彰奖励。全书采用口述体记述,由先进人物亲口讲述自己的故事,其中有个人成长的经历,有亲情、爱情、友情,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委屈,甚至逆境中的辛酸,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一个个真实的、在大众中成长起来的先进人物的形象。
怒放的地丁花:家政工口述史 电子书
揭开家政工人的神秘面纱,呈现真实的家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