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

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采取“以我有,补人无”的方法,发掘晚清法律史上少为人知的法律人物及背后的故事。

内容简介

晚清民国是中国法律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随着传统中华法系的解体,近代法律体系的建构成为时代迫切之主题。“有其法者尤贵又其人”,法律人是沟通法律规范与社会事实的重要媒介,本书着眼于近代法律人群体,关注了晚清民国时期章宗祥、董康、汪荣宝、瞿同祖、徐道隣、潘汉典等10位被人们遗忘了的法律人,书写他们各自践行的法律故事,还以历史公道,让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朵浪花都绽放光彩。相对于制度变迁的冰冷无情,他们的故事却有血有肉,见证了法治中国的百年历程。

作者简介

作者陈新宇,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著作:《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近代中国刑法语词的塑造——以外国刑法典的翻译为研究对象》《清代的法律方法论——以〈刑案汇览三编〉为中心的论证》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不自欺,也不他欺

自我呵护 ——福柯及其个人自由伦理实践

一、精神气质是将自由问题化

二、重返古希腊

三、自我糟蹋

四、国家政治伦理的作用

五、重申个人自由伦理实践

带着不安与歉疚上路 ——现代性语境中的性态分析

一、“血缘象征”到“性态部署”

二、婚姻秩序与欲望逻辑的冲突

三、性不是罪愆,而是危险

四、女性主义话语与性态分析

五、古典主义知识分子与现代知识分子的不同使命

谁能以穷人的名义 ——知识分子认知限度及分析

一、两个不同学科者的一次奇异晤面

二、记叙斯托雷平及其改革

三、哈耶克的忧虑

四、公正何为?

谁能住进最后的宫殿 ——历史决定论及其幻灭

一、行走在多伦路

二、绕不开柏拉图

三、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

四、谁能许诺幸福

五、崎岖探求之路

缓慢地迈向公民之路 ——职业及阶层的心态分析

一、习惯与后续性

二、某些事业注定是短暂和难乎为继的

三、角色及其他

四、睡好与吃好

寻找失踪者 ——思想史轨迹的某种当下描述

一、离去与在场

二、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处划界

三、何为思?

知识分子的鸦片 ——雷蒙·阿隆与萨特之争的现实阐释

逃离幸福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及命运

隐喻与常识 ——空间的区分

后记

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是2015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新宇。

得书感谢您对《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