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马斯洛生前未出版作品
豆瓣评分8.6分,110个豆列推荐
重新认识幸福 支持儿童成长
促进亲密感 感受挚爱的存在
内容简介
在如何看待自我方面,也许没有任何一位心理学家可以超马斯洛对我们的影响。他关于自我实现、创造性以及幸福感等极具震撼性的观点不仅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影响深远,而且影响了健康、教育、管理理论、组织发展等领域。
在本书中,马斯洛将与读者一起分享他包罗万象、新颖有趣的研究和思考。
1.重新认识幸福。我们也许应该把幸福重新定义为攻坚克难时真实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得自己回过头来认识到自己原来很幸福(尽管当时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好方法就是,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一份有价值的工作或事业之中。
2.支持儿童成长。儿童需要强有力、坚定、有决断力、自尊以及能够自主的父母,只有这样强有力的父母,才能够为儿童提供一个公平、合理、有秩序、可以预测的世界。
3.促进亲密感。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渴望是久的,破坏和剥夺亲密关系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疾患。因此,我们有必要与疏离进行抗争,重新找回缺失的亲密感。
4.感受挚爱的存在。在真正的爱情之中,我们不会把爱人和任何其他人进行比较,而是用顺其自然和接纳的方式去尊重和欣赏对方。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o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开明管理的创始人。
其代表作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译者 张登浩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美国普渡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基础心理学专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毕业(导师王登峰教授)。研究兴趣为人格与心理健康、积极人格特质、人格评价准确性以及社会排斥。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联项目等。已发表SSCI和CSSCI论文近30篇、学术专著1部、译著3部。
章节目录
目 录
FUTUREVISIONS
中文版序
推荐序
前言
亚伯拉罕·马斯洛小传
第一部分 人格、成长与治疗/1
1我早期对文化与人格的理解/2
2幸福心理学/5
3对自我实现理论的批评/10
4接纳存在之爱中的挚爱/17
5高峰体验的健康意义/19
6审美需要初探/22
7儿童的限制、控制和安全需要/25
8约拿情结:理解我们的成长恐惧/27
9悲剧心理学/32
10是与否:关于乐观现实主义者/42
11生理上的不平等与自由意志/45
12人本主义生物学:“完满人性”对精英论的启示/51
13生活在高阶价值观的世界中/54
14重拾感恩/59
第二部分 心理学的再审视/61
15人性的本质/62
16高级动机和新心理学/66
17欢笑与泪水:心理学遗失的价值/78
18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86
19科学、心理学与存在主义/94
20心理学能为世界做什么/99
21被忽略的心理学革命/101
第三部分 管理、组织和社会变迁/105
22超过自发性:对伊萨兰学院的批评/106
23通过T小组建立共同体/109
24促进友谊、亲密感和共同体/113
25定义美国梦/118
26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新政治/125
27关于美国政治的进一步思考/131
28沟通:有效管理的关键/133
29对邪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自由主义的溃败/138
30领导、下属和权力:致亨利·盖格的信/145
31报纸的动机层次/154
32美国管理的动力/157
致莱因的信/167
致B. F.斯金纳的信/168
致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的信/170
致谢/174
参考文献/175
《寻找内在的自我》是2018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寻找内在的自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