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心智化理论之父”福纳吉作品首度引进中国市场! “中德班”创始人曾奇峰作序力荐! 在《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一书的开始,福纳吉写下了如下评论:“精神分析与依恋理论互相敌视。如同许多家族世仇一样,你很难分辨问题从何而来。”回顾依恋理论和精神分析这些年的发展,如果说在依恋理论提出之初,鲍尔比还试图向精神分析靠拢,得到精神分析学家的认可,那么当依恋理论发展到后来,得到越来越多其他领域的研究者的支持时,它与精神分析的矛盾冲突似乎变得难以调和。当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对整合两种理论提出了要求时,福纳吉——用著名的依恋研究者霍姆斯的话说——这位站在精神分析和依恋理论两个领域的伟人,带着实力、谦逊和勇气,把整合两种理论的尝试写进了这本《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里,并迅速赢得了他应得的赞誉,与此同时,鼓舞了一批新时代的研究者。

内容简介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一书是匈裔英籍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彼得·福纳吉的经典作品之一。在本书中,作者首先用两章的篇幅对依恋理论进行了介绍,之后分别比较了弗洛伊德、安娜·弗洛伊德、斯皮茨、埃里克森、科胡特、科恩伯格、克莱茵、比昂、温尼科特、桑德勒、莫德尔、斯特恩、沙利文等人代表的精神分析各个流派,与鲍尔比、安斯沃思、玛丽·梅因等人代表的依恋理论之间的异同。在本书的结尾,福纳吉就整合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的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外,作者还阐述了自己关于心智化能力发展的观点,将其与象征、现实检验、具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及妄想、病理性防御的起源联系起来。

作者简介

彼得·福纳吉,匈裔英籍精神分析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伦敦大学学院(UCL)教授,临床、教育和健康心理学系主任,安娜·弗洛伊德中心负责人,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主要成员,曾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获得魏宁格纪念奖。他涉足的研究领域包括边缘型人格障碍、暴力和早期依恋关系,致力于整合实证研究和精神分析理论。已出版包括本书在在内的16本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学派与人格

序言

第一章 对依恋理论的介绍

第二章 依恋研究的主要成果

儿童期依恋的测量

陌生情境测验

卡西迪-马文系统

基于符号表征的测量

儿童依恋访谈法(CAI)

依恋Q分类法(AQS)

成人依恋访谈法(AAI)

当前关系访谈法(CRI)

成人依恋自陈量表

安全型依恋的决定因素

早期依恋对后期发展的预测作用

依恋与心理疾病

依恋与儿童心理疾病

依恋与成人心理疾病

混乱型依恋

混乱型依恋的成因与发展过程

混乱型依恋与童年的攻击行为

混乱型依恋与分离

混乱型依恋与关系暴力

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疾病的发展路径

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模型与依恋理论

联系点

分歧点

第四章 结构学说:北美结构学说

联系点

雷内·斯皮茨

伊迪丝·雅各布森

爱利克·埃里克森

分歧点

第五章 结构模型的修正理论

安娜·弗洛伊德的理论与依恋理论之间的联系点与分歧点

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与依恋理论之间的联系点与分歧点

约瑟夫·桑德勒的研究与依恋理论之间的联系点与分歧点

第六章 克莱茵-比昂模型

克莱茵模型与依恋理论之间的联系点

分歧点

第七章 英国精神分析独立学派及其与依恋理论的关系

联系点

分歧点

第八章 北美客体关系理论家与依恋理论

阿诺德·莫德尔

联系点

分歧点

海因茨·科胡特

联系点

分歧点

奥托·科恩伯格

联系点

分歧点

精神分析的人际学派

第九章 现代儿童精神分析治疗:丹尼尔·斯特恩的工作

联系点

分歧点

第十章 人际关系取向:从沙利文到米切尔

联系点

分歧点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依恋理论家

卡伦·里昂-鲁思(Karlen Lyons-Ruth)

莫里斯·伊格尔(Morris Eagle)

杰里米·霍姆斯(Jeremy Holmes)

艾瑞塔·斯莱德(Arietta Slade)

艾丽西娅·利伯曼(Alicia Lieberman)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理论与依恋理论有哪些共同点?

充分研究人格发展与儿童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实际现实与心理现实

强调早期生活

母亲的敏感性与镜映

形成关系的动机

情绪发展的认知基础

关系的表征

认知发展的关系背景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中的心智化概念

心智化与实际现实和心理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安全感与自我发展理论的背景

创伤在阻止两种心理现实模式的整合上所起的作用

关系模式的固化与表征系统的僵化

在依恋理论中重新发现精神分析思想

依恋的概念

依恋的分类

第十三章 依恋理论如何吸收精神分析的思想?

第十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是2018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作者[英]彼得·福纳吉。

得书感谢您对《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格式塔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基于在我国多年实践格式塔心理咨询的经验,结合格式塔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而写,既讲述理论,也有案例辅助。
管理心理学——理论、应用与案例 电子书
理论体系完整,结合大量国内外案例辅助教学。
眼动追踪与中文阅读(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论丛) 电子书
本书就研究成果在深化中文眼动阅读模型的建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释。
犯罪学基础理论 电子书
本书旨在帮助实务工作者在具体的犯罪行为干预工作中,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沉默的艺术:意识科学基础理论 电子书
本书将第一次立足于数学物理,以较明确的方式尝试回应以下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什么是意识?意识的生物学起源是什么?未来的机器人是否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