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七讲(图解版)

中医入门七讲(图解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中医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一本就够;

2.作者精细挑选临床常用中药,不求大全;

3.内外妇儿,只选治疗效果好的;

4.中医特色——经络与艾灸,简、便、廉、效;

5.几百幅图表展示,速学速记超简单。

内容简介

庞大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不是让你无从学起;中药、方剂成千上百个,你是不是记了这个忘了那个;理论基础不扎实,疾病的诊断、治疗更是空中楼阁!

《中医入门七讲(图解版)》是一本有态度、有取舍的书:阴阳五行、藏象、望闻问切、辨证论治,高效培养中医思维;精心挑选临床常用中药,不求大全;内外妇儿,只选中医治疗效果好的;再加上中医特色——经络与艾灸,简、便、廉、效,养生祛病;以上内容,均用大量图表直观呈现,速学速记;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全但求专。

初学中医,这一本就够!

作者简介

曲淼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专业主任

纽约州立大学药学院 客座教授

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专科负责人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脑病分会 副秘书长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精神分会 副会长

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特约专家

郑琴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曾先后师从朱生樑教授和朱跃兰教授

主持和参与课题10余项,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曾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章节目录

第一讲 中医入门七堂课

第1课:阴阳

什么是阴阳 2

阴阳的变化规律 3

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4

第2课:五行

什么是五行 6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7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9

第3课:藏象

藏象学说 14

五脏 15

六腑 18

奇恒之腑 21

脏腑之间的关系 22

第4课:精气血津液神

精 28

气 29

血 32

津液 33

神 35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35

第5课:病因

六淫 37

疠气 39

七情内伤 39

饮食失宜 40

劳逸失度 40

病理产物 40

第6课:病机

基本病机 43

疾病传变 45

第7课:疾病的防治

疾病的预防 46

疾病的治则 46

第二讲 中医诊断治病先识病

四诊法——中医诊断的“四大法器” 50

望诊 50

闻诊 55

问诊 57

切诊 58

辨证论治——中医诊断的核心 64

第三讲 中药中医治病的制胜法宝

中药学总论 72

中药的采集 72

中药的炮制 72

中药的性味 72

中药的配伍 74

中药的用法 74

常用中药的功效及用法 76

解表药 76

清热药 79

泻下药 86

祛风湿药 87

利水渗湿药 90

化湿药 93

理气药 95

消食药 96

止血药 98

活血化瘀药 102

化痰止咳平喘药 106

安神药 110

平肝息风药 112

开窍药 114

补虚药 115

收涩药 123

第四讲 中医内科

感冒 128

咳嗽 129

哮病 131

胃痛 133

腹痛 134

泄泻 136

便秘 138

不寐(失眠) 140

心悸 141

眩晕 143

头痛 145

中风 146

淋证 148

遗精 150

阳痿 151

汗证 152

痹证 154

腰痛 155

第五讲 中医妇科

月经过少 158

月经过多 159

月经后期 160

月经先期 161

闭经 162

痛经 164

经行头痛 165

经行乳房胀痛 166

带下病 167

不孕症 169

第六讲 中医儿科

感冒 172

咳嗽 174

泄泻 175

食积 177

遗尿 179

第七讲 针灸化病于无形

经络总论 182

经络的组成和作用 182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184

腧穴总论 185

腧穴的分类、命名及作用 185

腧穴的定位 186

刺法和灸法 190

附:拔罐 196

常见病证的针灸疗法 197

感冒 197

咳嗽 197

哮喘 198

呕吐(附:呃逆) 198

泄泻 199

便秘 199

耳鸣 、耳聋 199

不寐 200

眩晕 200

头痛 201

中风 201

遗精 202

阳痿 202

痿证 202

痹证 203

痛经 203

痫证 204

牙痛 204

坐骨神经痛 204

扭伤 204

附录

附录1:本书所用方剂 205

附录2:本书所用穴位定位及功效 214

附录3:人体主要经络穴位图 223

中医入门七讲(图解版)是2019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中医入门七讲(图解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医入门捷径——中药必背轻松记 电子书
本书以最新版教材为底本,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着重提炼中药学重要知识点,包括教学重点及常见考点,同时配合图表解,便于记忆。书中加黑内容为中药学考点、重点,要求深入学习掌握。本书旨在为中医初学者提供一条快速入门之捷径。《中药必背轻松记》以新版《中药学》教材为底本,通过歌诀形式解决中药的记忆问题。编者根据多年教学及临床经验,紧扣教材,着重提炼中药学的重要知识点编写本书。编者从药物多角度出发,编写了相似
中医入门捷径——方剂必背轻松记 电子书
本书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一线教授倾力打造,以最新教材为底本,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方剂歌诀引入,对该方配伍特点,临床应用注意点等以简练形式列出,重点难点提示,易学易记,旨在帮助中医初学者、爱好者理解并记忆,较迅速奠定中医基本功底。本书以新版《方剂学》教材为底本,通过朗朗上口的速记歌诀帮助读者记忆。编者根据多年教学及临床经验,紧扣教材,着重提炼方剂学重要知识点,包括教学重点及常见考点,同时配合图表解,
中医中药入门一本通 电子书
全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介绍了中医诊脉、辨舌、药性和汤头入门等基础理论知识,其中包括寒性、热性、温性与平性药物248种,汤头方剂200余首及各种舌苔插图120余幅。第二篇介绍了内经、金匮、伤寒和温病入门等中医经典理论知识,其中包括中医名家张仲景、陈修园、吴鞠通、薛生白和叶天士等的主要理论与方剂,仅陈修园的《金匮方歌括》和《长沙方歌括》中的方剂就达300余首。第三篇介绍了妇科、产科、外科、疔科、伤科、
中医薪传(修订版) 电子书
本书包括“中医薪传”、“中医经验琐谈”和“师资回忆录”三大部分。“中医薪传”部分主要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共有六章;“中医经验琐谈”部分是张义尚先生在中医药学习与临床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师资回忆录”部分是张先生对自己生平求学的介绍。
感悟中医(第3版) 电子书
《感悟中医》第2版于2009年出版,反响较好,应广大读者要求进行修订。本次修订,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精炼、提高和创新。并同时重点加强病证方药、养生保健、中医药文化等内容,使本书更加切合实际。作者从事临床和科普写作50余年,其独特的文笔风格深受在校生喜爱,对于广大的青中年中医药工作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