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博物学讲义

植物博物学讲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国内一流专家为普通大众所写的植物博物学讲义,专业性与实操性并存。

内容简介

植物学、动物行为学、地质学、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均是从博物学分化出来的学科。作为一种古老的、宏观层面探究大自然的学问,博物学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监测、重建人与自然友好关系以及提升生活乐趣,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本书依据中国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2018年主办的“植物博物学研讨培训班”授课和实习材料编写而成,为国内首部针对植物学、博物学爱好者的讲义,内容涉及博物学简史、理念和当下定位,自然观察的流派与方法,植物绘画和植物摄影实用技巧,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植物图片的数字识别,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小组(APG)分类系统简介,植物分类学在线资源使用,全球视野下博物学的公众参与新闻传播,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介绍等。出版《植物博物学讲义》的目的是复兴并升级公众博物学,既吸收当代科技的进展,又保持自己的特色,并为日益壮大的爱好者队伍提供一部既有学术高度和专业水准,又有切实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的规范讲义,以系统性地增加其专业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与研究能力。

参与《植物博物学讲义》编写的专家学者来自国内一流院所,且长期活跃在博物学、传统科普写作、新媒体科普写作领域,如刘华杰、顾垒、刘冰、林秦文、陈莹婷等。

作者简介

编者马克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亚洲区会员委员会主席。现任《生物多样性》主编、《中国科学:生命科学》《生态学杂志》《林业资源管理》副主编及National Science Review、BMC Ecology、Journal of Plant Ecology、Plant Ecology and Diversity、Forest Ecosystems等多个刊物编委。曾任国家林业局国家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住建部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生态学学会理事长等。在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和保护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表学术论文380多篇,其中SCI刊物200余篇,主编专著和学术论文集等20多部。近年来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特别是生物标本数字化及其共享平台的建设、全国生物物种编目、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建设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博物学简史与当下博物学的定位

一、从“科”说起

二、自然科学的四大传统

三、博物语义、博物学家与西方博物学史

四、帝国型博物和阿卡迪亚型博物

五、林奈博物学方法论与植物命名方法

六、当代博物学的定位:平行论

七、博物学的目标、活动主体与行动方案

八、建构并启动适合百姓生活的新博物学

九、博物理念与博物活动的伦理约束

十、个人对植物博物学的初步尝试

第二章 自然观察和自然教育中的理性之路

一、自然观察者的流派

二、如何理性地观察自然

三、从自然观察到自然保护

第三章 植物博物绘画技巧

一、植物博物绘画的技能准备

二、在植物观察中确定绘画内容

三、植物博物学绘画

四、植物博物绘画

五、绘画器材的准备

第四章 植物摄影技巧

一、植物科学摄影的时间、尺度、角度等特点

二、植物科学摄影的要求、流程和对象

三、不同类群植物的摄影要点

第五章 全球视角下博物学在科学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一、新闻事件主体

二、对新闻后遗效应及公众理解的分析

三、以地理学概念对新闻发生地作阐述和分析

四、地方博物学(动物、植物、古冰川地貌、畜牧等)视角解析

第六章 APG IV系统介绍

第七章 植物分类学在线资源(包括数据库)的使用

一、国外相对较好的数据库或网站

二、在线植物数据类型

三、在线植物标本数据查询

四、在线植物照片检索

五、在线植物志

六、在线植物名录查询

七、在线特色植物资源

第八章 “花伴侣”

一、背景

二、基础

三、现状

四、未来

第九章 标本制作、装订与保藏

一、标本的概念和意义

二、腊叶标本采集与制作

三、腊叶标本装订

四、腊叶标本保藏

第十章 走进国家植物标本馆

附录

首届“植物博物学研讨培训班”通知

首届“植物博物学研讨培训班”学员名单

在首届“植物博物学研讨培训班”开幕式上的讲话

培训教师及工作人员简介

实践基地简介

植物博物学讲义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马克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植物博物学讲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奇妙的植物世界 电子书
本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常见的植物类群、那些奇奇怪怪的植物、我国珍稀植物、植物中的外来物种及防治策略、常见农作物及育种、植物的生命活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植物的进化与化石。
世界植物文化史论 电子书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从上古时代的植物传说到当下的植物科学研究,详尽的梳理了人类历史上对植物的认识和应用过程。第一章为上古时代植物传说和植物的医学应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论述了中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十八世纪的植物文化变迁,从第六章到第九章,论述了十九世纪和当下迅速的植物科学发展历程。
甘肃草原植物图谱(下)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甘肃草原的主要优势植物、草原常见植物以及毒害草彩色照片1021张,涵盖全省草原植物共计814种,隶属于97科410属。植物科按照恩格勒系统排序,各科内的属、种按照植物拉丁学名的字母顺序排列。每种植物有1~2张野外实地拍摄的照片展示,同时附有形态特征、生境、地理分布及用途等简要描述。
天水草原植物图谱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天水地区草地常见植物,分为木贼科、蹄盖蕨科、槲蕨科、麻黄科、三尖杉科等共78科488种,对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地域、药用价值或饲用价值等作了简要描述。
靖远县草地植物图谱 电子书
本书共收录草原植物55科、181属、305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51科、176属、299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