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以北京人特有的贫劲儿谈纽约。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谈论美国,谈论纽约的杂文集。作者在纽约生活了二十余载,尽管已经融入了当地生活,在身份认同上依旧属于一个漂泊者。这使得本书具有了一种既不同于当地人也不同于游客的视角,对这座城市有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姿态。文风泼辣,带着北京人特有的贫劲儿,把平凡的生活咂摸出了别一番的滋味,让人看到别一番的纽约和美国生活。
作者简介
作者陈九,祖籍河北,十五岁加入铁道兵,当过建筑工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1986年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事务系、纽约石溪州立大学信息管理系,获硕士学位。现就职于纽约市政府,系主任数据师,旅美著名作家。在多年写作生涯中,发表诗歌、散文随笔、中短篇小说及评论文章数百万字。作品常见于海内外知名中文报章杂志,数度入选由花城出版社和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年度优秀作品选。现任海外华文作家笔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美国《侨报周刊》专栏作家。出版有诗集《偶然》《漂泊有时很美》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Ⅰ 装酷的美国
究竟啥是中产阶级?
良民与和谐社会
《纽约时报》对能源问题的警告
都市文明与关心政治
影子事件
全世界都乱过马路
公车管理其实没那么难
共同富裕就是吃肉喝汤
占领华尔街运动究竟代表谁?
撕书,美国大学生的恶习
救灾并非美国的强项
日薄西山的美国出生地主义
林书豪只能是中国人
“亚洲”有毒
纪念乔布斯的几个要点
民主也是一种专政
美国高校对华招生有猫腻
美国的“个人崇拜”
越关越窄的移民之门
躲不开的“阶级斗争”
马克思真被遗忘了吗?
转基因食物的美国现状
美国的“丰乳肥臀”
闲话美国的言论自由
一样雪灾两种结局
别说犹太人的坏话
劳改制度在纽约
小贩何塞安的维权之战
廉租房难题让纽约头大
欠钱可以欠薪不行,绝不行
罕见的纽约“五一”大游行
真真假假的宗教自由
纽约的离职官员何处去?
纽约楼顶为何鲜有违建?
美国效率与中国效率
Ⅱ 淡妆的纽约
他们为何喜爱中文刺青?
对奥斯卡奖的另一种诠释
洋人虎妈更彪悍
中国特色的纽约热狗
中美节日之比较
老美竟如此看待钓鱼岛
付小费是有学问的
纽约民生与中国“两会”
什么人乘坐纽约地铁?
纽约的娱乐式整容
我也想“性上瘾”行吗?
墓地是另一种公园
城市农业能成功吗?
马车保卫战
美式调情
时报广场上的裸体秀
明火执仗的偷情公司
晚餐约会连着床
曼哈顿女子监狱秘闻
老人查理的《国际歌》声
洋窦娥的冤情
琼斯海滩的孤魂
V型手势不该到处用
朱莉割乳与基因迷思
关于葬礼的联想
Ⅲ 漂泊的华人
与老外交谈不必太认真
世界更关心我们怎么做
从莫斯科到纽约烤鸭店
健身房里谈冷战
别了,纯正英语
你可记得刘广宁
国产电视剧火到了海外
华裔孩子与美国孩子
华裔家长与美国家长
子曰:海外华人是中国人
家乡吹来春天的风
小心,老美都懂几句中文
怎么哪儿都有铊中毒事件
我被鱼嘬破了嘴唇
有匹马儿叫禅丝
打哪儿冒出的蓝博基尼?
敢PK央视的华人春晚
没对没错的一妻多夫
纽约的中秋节
漂泊与方言
艰辛的华人参政之路
接机的发现
谁在妖魔化华人社区?
追捧名牌还是终结名牌?
纽约第三只眼是2014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陈九。
得书感谢您对《纽约第三只眼》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