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中国戏剧史的必读之作。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戏剧史》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试图尽可能完整全面地描述中国戏剧在20世纪的发展轨迹。
上卷纵论1900—1949年中国戏剧的发展,有京剧的兴盛、话剧的初生,更有各地方剧种的绚丽多姿。有城市戏剧的蓬勃发展,有商业和戏剧的互动,有抗战戏剧的复杂景观,有东西方戏剧的深度交流。这就是精彩丰富的20世纪中国戏剧。
作者简介
作者傅谨,1956年生,文学博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戏剧与影视学)成员;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研究,著有《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史》《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第一编 新剧种,新舞台
第一章 京剧的发育与成熟
一 徽班进京与宫廷演剧
二 堂会与茶园的商业演出
三 题材与形式
四 伶界大王谭鑫培
五 京剧的流播
第二章 小戏走上舞台与平民美学
一 花鼓滩簧的兴起
二 评剧与成兆才
三 新剧种运动的涵义
第三章 戏剧改良运动与新观念
一 戏曲改良公会
二 戏曲改良和政治剧曲
三 汪笑侬与志士班
四 新剧之滥觞
五 新舞台
第一编小结
第二编 更新观念,贴近市场
第四章 戏剧改良的新路向
一 易俗社
二 新社和老戏
三 南通伶工学社
四 民国政府的戏剧政策
五 楚剧和沪剧的艰难历程
六 新剧的成功
第五章 演出市场的新变化
一 城市戏院与“海派”
二 省港大班与粤剧
三 三大贤
四 女伶与女性观众
五 时装戏与古装戏
第六章 戏剧观念与戏剧文学
一 昆剧传习所与昆曲传承
二 从新剧到话剧
三 曹禺和话剧创作的成熟
四 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戏曲创作
五 走向世界的梅兰芳
第二编小结
第三编 剧场竞争烈,抗日烽烟起
第七章 日伪占领区和孤岛戏剧
一 伪满时期的东北戏剧
二 北平与华北地区的戏剧发展
三 台湾和岭南地区的戏剧
四 孤岛中的京剧与沪剧
五 女子越剧的崛起
六 抗战时期的上海话剧
七 日伪政权的戏剧管治
第八章 抗战与戏剧
一 国防戏剧与战时的戏剧演出
二 战时国民政府的戏剧政策
三 重庆的戏剧盛况与郭沫若
四 戏剧节和西南剧展
第九章 延安和红色政权下的戏剧
一 “红色戏剧”的萌动
二 延安与“演大戏”
三 延安平剧研究院
四 《逼上梁山》
五 “抗敌”与“民众”
第三编小结
楔子:战后的戏剧
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傅谨。
得书感谢您对《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