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史长编

中国戏剧史长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戏剧全史,重点介绍各时期发展情况,重视民间创造和社会性艺术。

内容简介

中国戏剧是繁衍千余年、灿烂辉煌、独一无二的古代文化遗产。本书是著名戏剧史家周贻白先生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戏剧史研究的传世之作。该书篇幅适中,完整介绍了我国古代戏剧的起源、形成和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评介了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收集的材料丰富详尽。全书注重戏剧全史的研究,对中国戏剧发展作了通史性的探讨和总结;提出声腔的三大源流,即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的见解,并且做出详尽的论述;论述密切联系舞台演出实践,注重实际调查,改变了过去研究方法上只重考据和文采的偏颇。作者强调戏剧为综合性艺术,场上重于案头;戏剧是民族性艺术,应重视民间创造;戏剧是社会性艺术,应探索其历史的演变规律,并将这些观点贯穿全书始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凡  例

再 版 序

自  序

凡  例

第一章 中国戏剧的胚胎

第一节 周秦的乐舞

第二节 汉魏六朝的散乐

第三节 隋唐歌舞与俳优

第二章 中国戏剧的形成

第四节 宋代大曲与词

第五节 宋元俳优与戏剧

第六节 傀儡与影戏

第七节 诸宫调与唱赚

第三章 宋元南戏

第八节 南戏的渊源

第九节 曲调与排场

第十节 作品与文辞

第四章 元代杂剧

第十一节 杂剧的体例

第十二节 作品思想性及其文词结构

第十三节 排场及其演出

第五章 明代传奇

第十四节 南戏复兴与琵琶记

第十五节 从荆刘拜杀到香囊记

第十六节 传奇的格律与声腔

第六章 明代戏剧的演进

第十七节 浣纱记与昆山腔

第十八节 沈璟与汤显祖

第十九节 杂剧的南曲化

第二十节 明代戏剧的扮演

第七章 清初的戏剧

第二十一节 昆弋两腔的争胜

第二十二节 桃花扇与长生殿

第二十三节 昆曲衰落的前后

第八章 清代戏剧的转变

第二十四节 花部的勃兴

第二十五节 京腔与秦腔

第二十六节 四大徽班与皮黄

第九章 皮黄剧

第二十七节 皮黄剧的初期

第二十八节 升平署与内廷演剧

第二十九节 各地乱弹与皮黄剧本

第三十节 剧场的沿革与扮演

第三十一节 各地方戏剧的发展

附录 中国戏剧本事取材之沿袭

戏剧史家周贻白 [*]

一、从艺人到史家

二、发凡起例

三、本源与流变

四、民间与宫廷

中国戏剧史长编是201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周贻白。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戏剧史长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瓶史 瓶花谱 瓶花三说 电子书
李渔曾说: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引花入室、瓶中供花是古代文人雅士消遣寂寞日子的赏心乐事。借花以寄情,是为生活之美。《瓶史》《瓶花谱》被誉为中国插花典籍双璧,《瓶花三说》为开风气之作。《瓶花三说》分瓶花之宜、瓶花之忌、瓶花之法三部分;《瓶花谱》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八部分;《瓶史》分花目、品第、器具、择水、宜称、屏俗、花祟、洗沐、使令、好事、清赏、监戒等十二节。三部著
有配方的西方艺术史 电子书
趣味艺术史大话西方艺术史,儿童艺术启蒙青少年美育。
图说中国书法史 电子书
本书以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概述了中国书法史。并配以大量的图片丰富本书的表现力,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由于是针对广大的青少年书法爱好者所编写,更加渗透了关于书法鉴赏的一些知识,从重强调了书法的“法度”及审美标准,希望使广大读者对中国书法能有崭新的认知。本书除了介绍以“真、草、隶、篆、行”五大书体为主的历代书坛流传精典外,还特别引入了“金文、籀书、章草、榜书”等少见书体以拓宽读者对中国书法的了解。并
西方现代美术史(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共设八章,内容包括:现代美术的开篇、美术的本体化探索、美术中的人性、美术与社会、后现代美术现象、回归与拓展、媒体艺术的时代、西方现代美术的主题与历史叙事。
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 电子书
本书是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评话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对扬州评话的发展历史,从表演、流派、书目、书场、听众等多个维度进行宏观的梳理和微观的学术透视,同时关注了扬州评话的海外影响,通过搜集与整理其海外影响的轨迹与成就,完成了扬州评话传播史的研究。全书材料丰富,视域宽阔,学术见解深刻,在多个方面有突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