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雷达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雷达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系统介绍了雷达数字波束形成的理论基础、方法以及实现技术与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空间传播波空时信号模型、空域滤波原理及算法、部分自适应处理技术、阵列信号的高分辨处理、稳健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及性能分析等,融合了课题组多年的研究成果。

  《雷达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可供雷达、导航、声纳与电子对抗领域的广大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

作者简介

  廖桂生,广西桂林人。1985年获广西大学数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90年和1992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尤其在阵列信号处理、空时二维自适应信号处理、运动平台雷达地面运动目标检测、小卫星分布式雷达信号处理、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智能天线技术等方面开展了20余年的研究。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雷达信号处理”负责人.2004年入选国家人事部颁发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防“973”课题、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防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背景预研等20余项国家重要科研任务。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在信号处理领域发表论文200余篇。

  

  陶海红,安徽亳州人,1976年4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8月至2005年10月在德国汉堡理工大学作访问学习。2008年破格提升为教授。现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雷达信号波形设计、MIMO雷达技术、自适应和阵列信号处理、运动目标检测和高速实时信号处理设备。作为第1作者在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40余篇。获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校级一等奖各一次,授权专利11项(第1完成人),受理专利20余项。

  

  曾操,湖北襄阳人。2001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阵列信号处理与动目标检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先后主持或承担“973”项目、国家“863”计划、装备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获省部级奖两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三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

章节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空间传播波信号

1.3 阵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

1.3.1 相干阵与非相干阵、窄带信号与宽带信号

1.3.2 阵列信号模型

1.3.3 阵列方向图

参考文献

第2章 阵列信号模型

2.1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基础

2.1.1 矩阵代数的相关知识

2.1.2 噪声模型

2.1.3 阵列天线的统计模型假设

2.1.4 阵列信号空域特征矢量

2.2 空间传播波空时信号

2.2.1 窄带阵列信号模型

2.2.2 宽带信号模型

参考文献

第3章 空域滤波

3.1 波束形成的基本概念

3.2 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及最优准则

3.2.1 普通波束形成的优缺点

3.2.2 自适应波束形成

3.2.3 最优波束形成

3.2.4 三个最优准则比较

3.3 自适应算法

3.3.1 最小均方(LMS)算法

3.3.2 采样协方差矩阵求逆(SMI)算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部分自适应阵列处理技术

4.1 部分自适应阵列处理概念

4.2 阵元空间部分自适应处理

4.2.1 部分自适应处理统一框架

4.2.2 子阵级部分自适应阵方法

4.2.3 阵元级部分自适应阵方法

4.3 波束空间部分自适应技术

4.3.1 Gabriel方法

4.3.2 Adams方法

4.4 基于广义旁瓣相消器的部分自适应设计

4.4.1 广义旁瓣相消器原理

4.4.2 基于广义旁瓣相消的降秩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

参考文献

……

第5章 阵列信号的参数估计

第6章 稳健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第7章 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

主要符号表

缩略语

雷达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2017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廖桂生。

得书感谢您对《雷达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主动声纳恒虚警处理技术 电子书
本书是关于主动声纳恒虚警(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处理技术的一部专著。
光传送网 OTN 技术、设备及工程应用 电子书
本书由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多名专家和技术骨干联合编写,内容翔实,既注重OTN技术原理和发展趋势的介绍,又面向工程实际应用,对于从事光通信行业的从业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5G应用技术与行业实践 电子书
5G技术及应用:通用基础技术与垂直行业解析
5G无线网络及关键技术 电子书
1. 5G属前沿技术,本书内容领先业界,全面介绍5G相关技术。 2. 本书集合业界领先通信企业在5G方面的全新研究成果,内容深入、丰富。 3.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移动通信研究,此前出版过3本移动通信相关图书。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 电子书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领域的专家邬贺铨院士作序并推荐。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书中有8章内容,各内容单独成章节,可以有的放矢;本书特点是每章节都有一张彩色的内容概览图,读者可以对5G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更有层次感,架构感,对深入了解全书的内容更有把握。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是一本以5G技术和通信协议为基础,从理论分析到规划设计建设实践的工具书。书中对5G无线网关键技术、空口物理层协议,基站覆盖、容量基本能力分析,基站设备的发展演进,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室内覆盖系统方案都有详细的介绍。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一书的作者均在项目一线从事无线网规划、咨询、设计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本书与市场中的同类书相比,更侧重于理论结合工程实践,从系统参数到原理实现,从通信设备到工程建造都有详细介绍,无论是参与过5G试验网,还是初次接触5G的人员均可受益,均可强化自己的通信系统知识,掌握基本的5G技术,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