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制作与高产栽培技术

羊肚菌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制作与高产栽培技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羊肚菌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制作与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部关于羊肚菌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技术、菌种生产技术、规模化栽培技术的专门著作。首次系统地介绍了羊肚菌的生物学、物种多样性、生态学、生理学、高产栽培原理,解密了羊肚菌原始菌种的分离技术、母种培养技术、营养料袋制作技术、原种和栽培菌种生产的技术,详细介绍了规模化、商业化栽培羊肚菌的工艺操作流程、大田的各种栽培模式和技术,特别介绍了室内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对大面积不出菇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羊肚菌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制作与高产栽培技术》对重要的细节问题都用精美的彩色图片加以详细说明,重要的技术环节都有技术数据参数和详细的设备、材料、原料清单,是广大羊肚菌研究者、栽培者、爱好者的一部实验和生产操作手册。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羊肚菌概述 1

第一节 名称与分类地位 1

第二节 营养价值 2

第三节 规模化生产概况 4

第四节 羊肚菌生产投资与效益分析 5

第二章 羊肚菌物种多样性 7

第一节 盘菌目中与羊肚菌相关的科 7

一、马鞍菌科 8

二、盘菌科 10

三、平盘菌科 15

第二节 羊肚菌科 18

一、钟菌属 18

二、皱盘菌属 19

三、柄地杖菌属 20

四、小侧轮枝孢属 21

第三节 羊肚菌属 22

一、黑色羊肚菌类群 24

二、黄色羊肚菌类群 30

三、红棕色羊肚菌类群 34

第三章 羊肚菌的形态学特征 35

第一节 子实体形态和解剖特征 35

一、子实体 35

二、子囊果解剖结构 36

三、菌柄基部的孔洞和肉质假根 37

四、子囊果大小与质量的数量关系 38

五、子实层 39

第二节 菌丝、菌丝体 42

一、菌丝 42

二、菌丝体 43

三、羊肚菌细胞的显微结构 44

第三节 羊肚菌的菌核 46

第四节 羊肚菌的无性型 49

第五节 生活循环 53

第六节 子实体形态特征与出菇的关系分析 54

一、菌核与出菇的关系 54

二、无性繁殖体与出菇的关系 55

三、子实体大小、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55

四、其他 56

第四章 羊肚菌生态学 57

第一节 自然分布 57

第二节 出菇季节 57

第三节 海拔 58

第四节 土壤 59

第五节 植被 60

第五章 羊肚菌生理条件 63

第一节 羊肚菌的营养类型 63

一、土腐生类型 63

二、共生类型 64

第二节 天然原料提取物 65

第三节 碳源 66

第四节 氮源 68

第五节 矿质元素 71

第六节 重金属元素 75

第七节 生长因子 78

第六章 羊肚菌生长环境条件 79

第一节 温度 79

第二节 水分与湿度 80

第三节 pH 82

第四节 光照 82

第五节 空气 83

第七章 羊肚菌高产栽培原理 85

第一节 羊肚菌子实体原基形成能力 85

第二节 边缘出菇效应 86

第三节 连续出菇效应 87

第四节 适量投料高产效应 89

一、碳元素平衡分析 90

二、土壤肥力与产量的关系 91

三、投料量与产量的关系 91

四、菌种用量对羊肚菌产量的影响 93

第五节 土壤含水量效应 93

第六节 地面覆盖物的负效应 96

第七节 重茬的负效应 97

第八章 原始菌种分离技术 98

第一节 准备工作 99

一、设施设备与器材 99

二、培养基配方 100

三、培养基制备 101

第二节 菌种分离技术 102

一、组织分离法 103

二、孢子分离法 107

三、菌种的纯化 109

四、分离物的检测 111

五、分离过程中的杂菌 113

第三节 菌种保藏方法 114

一、枝条保种法 114

二、长斜面培养基保存法 114

三、短斜面培养基保存法 115

四、柱状培养基保存法 115

第九章 规模化生产菌种技术 116

第一节 母种生产技术 116

一、母种培养基 116

二、试管的转接与培养 116

三、母种质量检测 117

第二节 原种生产技术 119

一、原种培养料配方 119

二、原种数量与容器 120

三、原料预处理 120

四、拌料装瓶 120

五、原种灭菌与接种 121

六、原种的培养与质量检测 122

七、原种的保藏与使用 125

第三节 栽培种生产技术 125

一、准备工作 126

二、玻璃瓶分层菌种的制作 129

三、菌种瓶装混合料菌种的制作 134

四、聚丙烯菌袋装菌种的制作 138

五、大盒装菌种的制作 141

六、菌种污染的控制 143

七、菌种的储运 144

第四节 营养料袋生产技术 145

一、配方 146

二、制袋 146

第十章 羊肚菌栽培技术流程 149

第一节 操作流程 149

第二节 物资准备 150

第三节 栽培场地选择 151

第四节 整地、开畦 152

第五节 搭建棚架 155

第六节 播种 157

第七节 覆土 159

第八节 盖膜 160

第九节 摆放营养料袋 163

第十节 菌丝生长阶段的管理 166

第十一节 出菇阶段的管理 171

第十二节 采收 177

第十三节 加工 178

第十一章 羊肚菌栽培模式 181

第一节 有料栽培模式 181

一、大田培养料配方 182

二、培养料的处理 182

三、开沟铺料播种覆土 183

第二节 温室大棚栽培模式 186

第三节 矮棚栽培模式 188

第四节 简易高连棚栽培模式 191

第五节 高拱棚栽培模式 197

第六节 林地栽培模式 198

第七节 无棚栽培模式 199

第八节 植物套种栽培模式 199

一、油菜地套种羊肚菌 199

二、重楼地套种 200

第十二章 室内周年化栽培技术 202

第一节 设施设备 202

第二节 土壤的处理方法 203

一、土壤的选择 203

二、土壤的处理方法 203

三、装土、上架 204

第三节 栽培管理 205

一、菌丝培养阶段的管理 205

二、子实体培养阶段的管理 206

第十三章 病虫害防治技术 209

第一节 不出菇问题 209

一、菌种问题 210

二、栽培技术问题 212

三、人为破坏 214

第二节 生理性病害 214

一、原基、幼菇死亡 214

二、尖顶菇、圆头菇 215

三、倒伏 215

四、干瘪 216

第三节 竞争性杂菌 217

一、土面杂菌 217

二、营养料袋上的杂菌 218

三、核盘菌 218

四、黄柄盘菌 220

五、盘菌 221

六、黑盘菌 221

七、鬼伞 222

八、裸盖伞 223

九、担子菌菌丝体 224

第四节 病害 225

一、镰刀菌 225

二、细菌性腐烂病害 226

第五节 虫害 227

一、蛞蝓、蜗牛 227

二、跳虫 228

三、螨虫 229

四、菌蝇、菌蚊 229

五、线虫 229

六、蚰蜒 229

七、蚁害 230

八、鼠害 230

第六节 草害 231

可供阅读的文献 232

羊肚菌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制作与高产栽培技术是201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贺新生。

得书感谢您对《羊肚菌生物学基础、菌种分离制作与高产栽培技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瓜菜栽培技术 电子书
本书从棚室瓜菜生产综合技术、日光温室瓜菜栽培技术、塑料大棚瓜菜栽培技术、露地瓜菜栽培技术四大部分全面介绍了一系列瓜菜栽培新技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实用和操作性强的技术规范。
秦安蜜桃栽培技术 电子书
本书主要内容有:秦安蜜桃概述、当地栽培的主要种类和品种、桃的生长发育和结果习性、对环境要求、建园和栽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设施栽培等。
临夏牡丹栽培技术 电子书
本书着重介绍临夏牡丹的缘由、特性、临夏牡丹的发展史、临夏牡丹栽培现状,临夏牡丹科学研究,临夏牡丹栽培技术及临夏牡丹文化和临夏牡丹栽培技术规程、油用紫斑牡丹生产技术规程,临夏牡丹发展规划。
油橄榄栽培技术图解 电子书
本书共十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国内主要栽植油橄榄品种;第二章主要介绍现有的油橄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全部技术方法;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介绍从园地选择到栽后水土肥及树体管理的各项技术;第八章主要介绍油橄榄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第九章介绍油橄榄鲜果的采收和贮运;第十章介绍橄榄园冬季综合管理。
湖湘大宗道地药材栽培技术 电子书
本书根据湖南省中药材资源分布特点,结合野生抚育和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技术,对湘产特色药材的种植技术进行详解。全书共收载60种湖湘道地药材,每位药材皆从【来源】【植物形态】【种质资源及分布】【适宜种植产区】【生态习性】【栽培技术】【采收加工】【质量要求】【储藏运输】等方面进行介绍,凸显每个区域的品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