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得主、文化人类学教授阎云翔成名之作。

内容简介

《礼物的流动》是阎云翔根据其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专著,主要关注了人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经典的研究问题,即礼物交换。

作者在黑龙江省一个农村生活了七年,并为撰写本书又两度回访。通过参与观察、深描等人类学方法,关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礼物交换及其文化意义。阎云翔在更新了传统人类学关于该问题的经典解释理论的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制度化”的特点,并探讨了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

作者简介

作者阎云翔,1954年生,师从著名学者张光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2007年受聘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主要讲授“文化人类学”课程。著有《礼物的流动》《私人生活的变革》《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等著作。其中,《私人生活的变革》曾获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文版自序

致谢

1 导论:人类学中的礼物与中国社会

人类学话语中的礼物

中国社会中的礼物馈赠与人际关系

本项研究的框架

2 下岬村:田野工作地点的概述

下岬村的源起

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

身份群体及其近来的变化

亲属结构

3 礼物世界:初步的分类

分类范畴和礼单

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

非仪式性情境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

下岬村的工具性送礼

4 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

村民们的随礼开支

义务性礼物馈赠与关系的培养

礼物馈赠与行动中的关系网络

5 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

本土的关系概念与地方的小世界

关系网络的型构

实践性亲属关系与私人网络:深层的含义

6 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

馈赠规则和互惠的变化

人情和礼物交换的道德性

人情的情感方面和礼物交换的意义

关于人情的一个尝试性概括

7 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力与声望

礼物交换的不均衡

社会等级中的单向馈赠

非均衡互惠和社会等级的再生产

收礼荣誉与送礼竞争

8 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

彩礼和嫁妆:人类学概念和地方性术语

新郎家的婚姻投入:旧形式和新形式

新娘家的婚姻投入:从间接嫁妆到直接嫁妆

新娘和新郎:婚姻交换中新的能动者

婚姻交换的性质:偿付、资助和家产继承

9 结论:社会主义、关系、人情与礼物

礼物和中国的礼物

重审关系和人情:基本形式和扩展形式

礼物经济和社会主义:复兴还是转型?

附录 中国的孝敬与印度的檀施——非对称性礼物馈赠文化的人类学分析

参考文献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是2017年由世纪文景出版,作者阎云翔。

得书感谢您对《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地势与政治: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提出的政治地势学理论,以及理论背后包含的“人类学本体论”转向已经成为国际人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潮流。
农村大龄流动男性的风险性行为:社会风险视角下的实证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人口发展领域中的风险评估研究,旨在为国家公共政策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治理建议。
权力的生成:香港市区重建的民族志(田野中国) 电子书
在中国人类学学界里,这是一部建立在长时间田野作业基础上的有关香港社会的著作。
社会流动与农民工创业行为研究 电子书
从社会流动角度透视了社会结构转型中农民工的创业行为。
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市场 电子书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边燕杰利用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