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七月號:張愛玲和她的兩個男人

《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七月號:張愛玲和她的兩個男人:(注:已断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第十一期(七月號)目次

【編輯室報告】 張清志

【CEO生命閱讀】

【電影的故事】往事並不如煙 朱天文

【短波】

幽默也瘋狂 黃燦然

窗戶 姚若潔

【專輯:張愛玲和她的兩個男人】

張愛玲補白

一、四○年代‧上海

發掘張愛玲四○年代史料隨想 陳子善

三年前一個偶然的機緣,我終於找到了《傾城之戀》上演特刊,不禁欣喜若狂。這冊上海大中劇藝公司印行的小三十二開的小冊子,薄薄僅十八頁,內容卻頗為豐富。柳雨生(柳存仁)、白文、霜葉、實齋、沈葦窗、應賁、麥耶(董樂山)、童開諸文都是首次「重見天日」。雖然並非長篇宏論,都只是數百字的短制,其中傳達的意見卻值得重視。

《傳奇》的印象 顧樂水(章品鎮)

張愛玲與《傳奇》 甲文(柯靈)

讀張愛玲《傳奇》增訂本後(七律) 唐人(唐太郎)

如果〈傾城之戀〉排了戲 柳雨生(柳存仁)

喜悅的等待 白文

舞台上的《傾城之戀》 霜葉

動的《傾城之戀》 實齋

流蘇的話‧柳原的話 張愛姑(張茂淵)

《傾城之戀》 葦窗(沈葦窗)

傾城篇 應賁

無題篇 麥耶(董樂山)

《傾城之戀》與《北京人》 童開

《傾城之戀》本事

《傾城之戀》 蘭(關露)

《不了情》本事

張愛玲的風氣 東方蝃蝀(李君維)

太太帶回來的樂趣 庸樓

二、六、七○年代‧香港、美國

張愛玲夢魘她的六封家書 周芬伶/編寫 謝毓祥/譯

這六封信寫於一九六二年一月至三月,正是淹留香港為電懋電影公司寫劇本時,遠在美國的賴雅再度中風,張愛玲為賺生活費用不得不在香港苦撐寫劇本,她連回程的旅費也沒有,電影公司對她的劇本很有意見,酬勞一直沒下文,賴雅又一直寫信催她回去。她在四面楚歌中,給賴雅寫下這些信……

張愛玲致華府英國大使館函 張愛玲/文 陳姿羽/譯

張愛玲的「名詞荒年」──一個關於〈文革的結束〉及〈知青下放〉的故事 蘇偉貞

一九七一年六月三日張愛玲寫信給水晶,約在她公寓晤談。對這位超級張迷而言,這天,他等了十年。夜談後水晶快筆寫就〈蟬──夜訪張愛玲〉,於一九七一年七月九日至十三日發表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可說驚動華文文壇。然而人們當時所不知道的背景故事,影影綽綽正上演張愛玲寫作生涯最大挫折的內情。

時間殘酷物語──重讀張愛玲《半生緣》 楊照

十四年就已經是「半生」,甚至超過了「半生」了。整本《半生緣》講的就是時間、時間感、時間殘酷地改造人的感受感覺,年輕時期的強烈,中年以後的無奈甚至冷漠。

胡蘭成東瀛寫真

亡命的革命家胡蘭成 大沼秀伍

事實上,我也很想得到一幅胡先生的墨跡,只是知道先生的字一字千金,怎麼也開不了口。碰巧有一次胡先生到寒舍作客,看了我客廳的壁龕後,說:「我給大沼先生寫幅字吧。」我聽了真是喜出望外。

回憶胡蘭成 海上雅臣

胡蘭成二三事 倪弘毅

一天上午,胡與我同到起士咖啡店左側一家公寓的二樓。門鈴響處,啟開的是一個阿媽樣的女傭。引進後,出來一位纖長的、知識分子氣質很濃重的女士,年近三十,那就是當時蜚聲文壇的作家張愛玲。

有關父親胡蘭成 胡甯生

人如亂世 尹麗川

讀胡蘭成,既要超越人品道德,亦要超越才華。我以為他的好,在於他自成體系,又和周邊的一切絲絲相連。他自身便是一個時代——一個亂世。

一枝花話‧話一枝花──論張愛玲、胡蘭成與朱天文 張瑞芬

《三三》作者,多被界定為張派小說傳人;「三三」文體,常見的籠統說法乃胡蘭成和張愛玲二人的混融,所謂「張腔胡調」。這個說法,恐怕有再評估的必要。

賴雅美國日記

我聽到她在唱歌──賴雅日記中的張愛玲 周芬伶/編寫 謝毓祥/譯

賴雅忠心地護衛朋友,最明顯的例子是布萊希特。他一生幫助的作家無數,張愛玲算是最後一個。他自己的創作成績有限,但慧眼識英雄,前後扶持兩個東西方奇才,而且都是在他們最落魄時。賴雅的一生該怎麼說呢?他會在歷史中留名,不是因為他的作品,而是他的慧眼。他的確具有高尚的文學品味。

【專欄:聊聊齋】富貴逼人張天寶 張大春

【專欄:嬉戲】黑白顛倒看 紀蔚然

【專欄:閒讀偶拾】盛夏吃鰻魚 林行止

【寫書人】當代愛情神話的偉大解碼師:羅蘭‧巴特 菲立浦‧羅傑/訪問、記錄 劉森堯/譯

不管從那個角度看,我都不贊成同性戀的論說,理由並不是我不願意看到這類事情,也不是因為這類事情觸犯規則,或是出於謹慎的因素,而是:戀愛的論說主要還是以異性戀為主,而不是以同性戀為主。

【理想的國度】

約翰‧藍儂以及我的國家 唐諾

對於國家,最宜當也最寬容的對待方式是「忍受」,像你可以忍受某些小感冒總會找上你、困擾你、妨礙你幾天且局部性的自由一樣,你息事甯人的依法打發完它,便又能回復到你完整自由的模樣,就這樣可以了……

國家於我何有哉? 熊秉元

對不起,我是中國人 劉大任

洗夢者 駱以軍

王德威

【超新星】螃蟹之病 陳宗暉

【專欄:西西看房子】吳哥 西西

【專欄:文學空間】解毒藥與毒藥 阮慶岳

【寵物時代】

無印良品 米朗琪/文 米榭兒/圖

Camper鞋 米朗琪/文 米榭兒/圖

【文學原鄉】陳若曦在台北 陳文芬

【有話要說】解構神話,解放球迷! 鄭浩

【印刻書房:每閱一字】擇 趙世民

【印刻書房:最哈絕版書】我無法自夜黯的酒館離開 林盈志

【七月小說】沉默咒詛 黃碧雲

時間、意志、恐懼、一切的總和也無法再是虛無飄渺的所稱之愛情。她和他只是接近。

接近終結,因而心生憐憫恩慈。

作者简介

側臉

再見張愛玲。

是的,繼2004年七月(第十一期)「張愛玲和她的兩個男人」專輯之後,我們再度推出「張愛玲與胡蘭成」專輯。之前,有第六、七期刊出的張愛玲弟弟張子靜的兩篇文字;之後,有第十四期李黎尋訪張愛玲故居的〈浮花飛絮〉。再之後呢?想必不會就此打住,張愛玲傳奇未完。

轉眼要十年了,距離張愛玲一九九五年九月辭世。她生前的緘默與掩藏,死後終究帶不走她的整個時代,封不了所有人的口,人們對她始終念念不忘,說了又說,總想知道更多更多。

於是「張愛玲和她的兩個男人」專輯推出後的近十個月裡,我們又陸續收到相關稿件,先從李黎開始。〈浮花飛絮〉無意間牽起了李黎與其表弟張偉群與胡蘭成侄女胡青芸間的一段緣,演繹出〈今生春雨今生青芸〉與〈紅燭愛玲及其他〉,兼有散文之美與口述歷史的價值,為本期專輯揭開序幕。

張愛玲過世後,與她同時代的人,在時光沖刷下,也紛紛凋零了。亦有那...

(展开全部)

《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七月號:張愛玲和她的兩個男人是1970年由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社出版,作者印刻文學生活誌。

得书感谢您对《《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七月號:張愛玲和她的兩個男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印后装订技术 电子书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刷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我国印刷业繁荣发展的骨干力量。受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委托,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根据第七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印后装订工竞赛(首届)的实践经验,有效利用技能竞赛这一高技能人才成长平台,本书及相配套PPT、考核题库及视频,在满足职业技能教学、培训、鉴定和技能竞赛同时,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印后书刊装订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印后加工是印刷流程的
没时间休息的休息法: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冥想指南 电子书
帮助消除内心的烦躁情绪,从过分努力中解脱出来。冥想练习————心灵的休息方式。
唐宋休闲生活大观 电子书
唐宋时期的休闲生活不论是形式、内容,还是其所形成的休闲思想,都是中国古代休闲的典型代表。本书通过对唐、宋700多年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向读者介绍唐宋时期民众的休闲方式、休闲特点、休闲文化;并试图在“唐宋变革”的视角下,对人们休闲方式和休闲思想的悄然转变,作一简要阐述。
华润——品质改变生活 电子书
本书挑选知名开发商华润置地的最新开发案例三十多个,内容覆盖华润置地的全产品线,包括华润中心、万象城、凤凰城、翡翠城、橡树湾等全部产品线;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代表了国际一流设计水准和最新设计潮流,是学习研究商业综合体、住宅地产等设计方面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图集。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一辑):非洲法律文化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一辑,以非洲法律文化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