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妖奇谈

都市妖奇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五百万人口的现代都市却住着三千多只妖怪?!

它们隐藏在人类之中,甚至与你插肩而过!

悄无声息地生存,捕食,进化……

《山海经》、《搜神记》这些古籍中虚无缥缈的妖孽们都一一登场,出乎意料的是在他们身上,少了一份妖气,却多了一点人情味。

《都市妖》的世界观非常清晰:神、仙、人、妖、怪、魑魅魍魉组成的世界看似等级分明,但却息息相关,仿佛一个巨大的食物链,彼此影响,彼此牵制,彼此依赖。一个一个看似独立去却又相互串连的小故事,仿佛多米多骨牌一样排列的谜题,解开一个又出现另一个,更让人从开始阅读就陷入欲罢不能的陷阱。

作者简介

可蕊,笔名:可蕊

星座:射手

爱好:爱看书、啃书、吃书、写书等

特长:记不住数字,包括自家的电话号码已发表作品:《都市妖奇谈》、《捉鬼实习生》、《龙之眼》等

座右铭: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最喜欢的食物:蘑菇、土豆和鸡肉

最喜欢的音乐:看书

作者自述:自认为是个比较迷糊的人,做事以慢半拍面闻名于朋友间。且因为脑细胞过多地分配给了文字,在数字方面极度缺乏,以至于常常忘记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所以常常感叹这辈子能做的事也就是码文字了。于是更加沉溺其中,乐不思蜀。九界原创网驻店作家。

都市妖奇谈是2009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可蕊。

得书感谢您对《都市妖奇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5G网络全专业规划设计宝典 电子书
1.5G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本书是国内第一本5G横跨核心网、无线网和承载网的全专业书籍,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2.本书涵盖引言篇、理论篇、规划篇、设计篇、实践篇和展望篇六大版块,从理论到实际,从顶层到落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3.引言篇是5G移动通信网络概述; 在理论篇中,本书分析了5G核心网、无线网、承载网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图文并茂,系统性强; 在规划篇和设计篇中,本书详细论述了5G网络规划设计的流程和方法论,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在实践篇中,本书基于作者亲自完成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从业务模型到计算过程,从规划设计要点到方案选择,层层推进,实操性强; 展望篇从如何让AI为5G网络赋能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 4.本书编著团队来自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1G到5G,长期跟踪国际规范,多年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网络的行业标准和规划设计的编制工作。作者曾经出版了通信行业内第一本5G书籍《5G:2020后的移动通信》,参与了中国电信5G试验网的规划和建设指导意见的编制,完成了中国电信第一个5G试验网可研报告,承担了中国电信多个省市的5G网络规划设计工作,在5G标准化演进、组网架构、网络规划、工程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心得。作者现将经验心得编著成这本宝典,内容详实,具体生动,深入浅出,相信可以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从规划到设计,横跨多专业,全面系统地学习5G。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5G承载关键技术与规划设计 电子书
1.作者实际参与了中国移动5G网络在武汉市的规模测试工作,主要负责5G承载网络的设计。同时负责了中国电信深圳地区的5G承载网络规划工作,有一线的工作经验。 2.本书系统地分析了5G承载的需求,对业界分析5G承载的需求有指导作用,提出的5G承载规划与设计方法对业界的5G承载网络部署有指导作用。
大话物联网(第2版) 电子书
通信圈子里的“古典名著”,畅销10年的经典好书,物联网基础知识普及读物。 大话物联网在保持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前提下,重点增强了图书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并更新了具有时效性的案例。本书写作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从物联网的产生背景,到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特征、体系结构、发展现状,到物联网的标准化组织、标准化进展,再到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支撑技术,面面俱到!
智慧工业实践 电子书
智慧工业实践作为《智慧城市实践系列》丛书之一,被列选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智慧工业实践将智慧工业的理论和实践通过流程、图表等形式呈现,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读者快速掌握重点。
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部署方案及设计 电子书
1.本书涉及IPv6路由、过渡和安全等相关内容,分析了IPv4和IPv6共存的过渡阶段的主要技术、适用场景和选择模式。 2.本书作者为协助大型网络运营商设计、规划IPv6的网络演进,并参与IPv6项目试点的核心成员,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有益的实践经验,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作者的现网实践经验,会为广大读者加深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理解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 3.本书在IPv6相关安全领域的部分重点针对国家等级保障要求,分基础网络层和数据应用层两个方面制定IPv6技术改造相应安全机制。本书最后通过数个实际的建设案例详解加深读者对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演进的整体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