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经济

论中国经济:挑战、底气与后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对当前阶段中国经济关键问题的深度阐释,让企业、机构、个人看到更清晰未来;分析“十四五”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关键点,阐述如何突破当前发展的瓶颈与障碍,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解答众多关于中国经济的疑问:如何理解双循环和新发展格局?新冠肺炎疫情与中美摩擦双重背景下,怎么保持发展定力,应对不确定性?……

3.关于中国经济,林毅夫是不可错过的经济学家:2020年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与会9位专家之一;发展中国家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第/ 一人,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 多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之一,2018年12月22日获评“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

内容简介

林毅夫纵论中国经济,阐述“十四五”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关键点

中国经济如何突破瓶颈与障碍

打通淤点堵点,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已进入第二个一百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应当在哪些方面发力?

作者认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有年均8%的增长潜力。这个判断的背后,是作者对当下中国面对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底气的认知。

中国如何继续后发优势?新工业革命中国又应当如何参与并引领?如何理解双循环和新发展格局?如何通过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十四五”期间各地的高质量发展?

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疫情突发等一系列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林毅夫教授从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落脚,分析了中国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启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金融如何推动增长、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方向、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前景等,都做了深度解读,让企业、政府、个人,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未来趋势。

作者简介

林毅夫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大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

1994 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 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人。

2012 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

现任全国政/ 协常委、国务院参事,曾任十一届人大代表,第七至第十届全国政 /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 /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并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农业、减贫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兼职。

著有《从西潮到东风》《解读中国经济》《新结构经济学》等作品,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100多篇论文。

章节目录

代序经济学家别辜负中国这个研究富矿/V

第一章 中国成就来自何处

李约瑟之谜和中国的复兴/003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何来/019

回望中国民企发展40年/023

第二章 中国发展的启示

中国发展带来的几点启示/033

发展中国家可以向崛起的中国学什么/036

中国经验有助于世界消除贫困/039

第三章 中国要有自己的经济理论

十九大后中国新发展理念解读/051

从70年发展看经济学理论创新/057

中国经济学家要有更大的格局/070

第四章 如何做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

为何要研究新结构经济学/077

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079

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研究/093

怎么做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100

第五章 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看增长

如何理解新结构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结构革命/119

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发展/134

“因势利导”与“反弹琵琶”并用,发挥成渝优势/142

第六章 金融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新结构经济学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149

金融创新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156

第七章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历史必然

新发展格局是必然和共赢的战略选择/187

双循环提出的深意与落实中的关键点/194

中国要理直气壮地支持和引领新工业革命/203

第八章“十四五”当迈向更高处

当前形势下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判断/213

新冠肺炎疫情与中美摩擦双重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216

经济结构转型与“十四五”期间各地的高质量发展/222

保持发展定力,实现逆势增长/231

激励企业实现绿色工业化/238

第九章 全球合作带来共赢

世界经济新动向/243

新形势下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251

疫情下的全球经济及中国应对/255

中国经济与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60

我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三点看法/270

论中国经济是2021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林毅夫。

得书感谢您对《论中国经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电子书
自2018年以来,中央重要会议密集部署“新基建”,疫情以后,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对“新基建”赋予新意义。 从短期来看,它发挥了稳投资、扩内需和增就业的作用;从长期来看,它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初探 电子书
经过30余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成为现阶段中国政府、中国经济学者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书从“新常态”的特征内涵、经济发展增速、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发展、通胀通缩、改革红利、开放贸易、面临问题、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进行了系统、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对策和建议,是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参考。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转型 电子书
本书主题是“中国经济转型”,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改革及资本项目开放;三是中国的能源与电力改革与政策调整;四是中国的对外投资以及贸易政策的实施。在“新常态”的增长速度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能够如预期为中国走上世界生产力前沿奠定基础?在结构调整和低速增长并存的情况下,未来经济发展面临什么新的问题?通过本书的分析阐释,也许能够为读者找到解答这些问题的线索
双循环格局:中国经济新布局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深刻剖析了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了“双循环”的行动路径和着力点,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考与实践举措,让读者读懂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看清未来,把握机遇。本书为著名经济学家和高层智囊关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解读,收录的专家文章有:管清友(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任泽平
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逻辑 电子书
总结和梳理我国经济微观主体自主发展与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历史经验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