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对于当下中国出版业乃至文化行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按照十三五的规划,建成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等“六大”体系。本书史论结合,从出版本质、出版价值这些更为根本的视角,以史为鉴,对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的走向提出一己之见。
作者简介
作者张雨晗,河南大学文学硕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博土,副编审。曾就职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编辑出版研究中心。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我们到底在追寻什么?
绪论
第1章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1840-1937)
一 器物层面的文化自觉: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二 制度层面的文化自觉: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三 观念层面的文化自觉: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1.五四新文化运动首先是对传统文化一场全面、彻底的批判
2.欧战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新的契机
3.五四新文化运动旨在传统文化的转型与现代价值的重建
第2章 中国近代出版业:文化自觉的组成与途径
一 器物层面文化自觉与近代出版之萌生
二 制度层面文化自觉与近代出版之奠立
三 观念层面文化自觉与近代出版之成熟
文化批判与出版革新
文化普及与出版深入
文化自觉与出版成熟
第3章 中国近代出版人:文化自觉中“少数人”的代表
一 传统知识分子: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
二 有机知识分子:知识—政治精英的典范
第4章 中国近代出版理念:文化立人、文化立国
一 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自觉:依靠大众的力量,遵循文化的规律,塑造民族精神与立国之本
文化乃“国性”“国魂”“国是”
文化的发展要兼顾民族性与时代性
文化的发展要依靠“多数国民的自觉与自动”
二 近代出版人的出版理念:以大众立场、世界眼光、先进文化立人立国
“文化立人、文化立国”是出版的宗旨
出版需要“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文化视野
出版必须坚守“知识性、思想性、审美性、批判性”的内容标准
“团结作者、服务读者”的大众立场是出版的社会根基
第5章 当代中国出版的历史使命:实现最大范围的文化自觉
一 当代中国出版业:“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政府应尊重出版,营造良好的出版生态环境
政府应扶持出版,确立尊重文化规律的出版产业政策
二 当代中国出版企业:内容是安身立命之本
出版的竞争乃内容的竞争
原创力是塑造品牌的基础
出版产品的核心价值是文化引领
三 当代中国出版人:专业素养与文化信仰是唯一的定位
专业素养是出版人的角色起点
文化信仰是出版人的角色支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论出版的文化自觉是2016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雨晗。
得书感谢您对《论出版的文化自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