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无人平台协同导航与控制方法

多无人平台协同导航与控制方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多无人平台协同导航与控制方法》基于作者近十年研究成果,对多无人平台的自主协同导航和控制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其内容包括:多无人系统的基本框架和模型、基于分布式滤波的多无人系统协同导航方法、时滞条件下多无人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不同通信拓扑条件下多无人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异构多无人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

  《多无人平台协同导航与控制方法》内容全面、相关内容前沿,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和科研指导价值,可供多机器人协同控制、多飞行器系统协同导航和传感器网络协同感知等领域研究工作人员参考。

  同时《多无人平台协同导航与控制方法》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先进控制理论、机器人技术等专业的老师、学生及科研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章节目录

第1章 多无人平台概述

1.1 无人平台

1.2 多无人平台

1.3 协同导航与协同控制

1.3.1 多无人平台体系结构

1.3.2 多无人平台协同导航

1.3.3 多无人平台协同控制

第2章 一些理论基础

2.1 矩阵理论

2.2 图论

2.2.1 基本概念

2.2.2 基本矩阵

2.2.3 基本性质

2.3 控制方法

2.3.1 控制系统描述

2.3.2 经典的控制方法

2.4 滤波方法

2.4.1 状态估计

2.4.2 卡尔曼滤波

2.4.3 粒子滤波

2.5 一致性

2.5.1 时间延迟条件下的一致性

2.5.2 采样数据框架下的一致性

2.5.3 量化一致性

2.5.4 收敛速度

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多无人平台

3.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3.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架构与节点

3.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3.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技术

3.2 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方法

3.2.1 基于簇树结构的目标跟踪算法

3.2.2 基于位置预测的目标跟踪算法

3.2.3 基于粒子滤波的目标跟踪算法

3.2.4 其他目标跟踪算法

3.3 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3.3.1 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目标跟踪问题分析与模型建立

3.3.2 基于概率假设密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3.3.3 仿真实验与结果

3.4 多无人平台体系及其控制架构

3.4.1 多无人平台体系结构

3.4.2 多无人平台编队基础问题

3.4.3 多无人平台编队控制方法

第4章 多无人平台协同导航算法基础

4.1 一致性状态估计

4.1.1 分布式卡尔曼滤波

4.1.2 一致性滤波

4.1.3 一致性分布式滤波的改进

4.2 系统模型和节点观测模型

4.3 非线性一致性分布式估计算法

4.3.1 一致性DPF算法

4.3.2 一致性DUIF算法

4.3.3 仿真验证与分析

第5章 基于分布式滤波的多无人平台协同导航

5.1 稀疏动态WSN模型

5.2 适用于稀疏WSN的一致性DPF算法设计

5.2.1 稀疏WSN问题

5.2.2 信息加权局部粒子滤波

5.2.3 加权平均一致滤波器设计

5.2.4 算法结构和流程

5.2.5 仿真验证与分析

5.3 适用于稀疏WSN的一致性快速DUIF算法设计

5.3.1 问题分析

5.3.2 局部无迹信息滤波

5.3.3 加权平均一致滤波器设计

5.3.4 通信连接边权值优化

5.3.5 算法结构和流程

5.3.6 仿真验证与分析

5.4 考虑先验估计误差相关性的一致性快速DUIF算法设计

5.4.1 问题分析

5.4.2 节点观测模型统计线性化

5.4.3 极大后验估计

5.4.4 节点共享信息的平均一致滤波

5.4.5 算法结构和流程

5.4.6 仿真验证与分析

5.5 适用于稀疏/动态WSN的一致性并行融合DUIF算法设计

5.5.1 问题分析

5.5.2 局部无迹信息滤波

5.5.3 基于平均网络的加权平均一致滤波器设计

5.5.4 算法结构和流程

5.5.5 仿真验证与分析

第6章 时滞条件下多无人平台协同控制

6.1 一致性控制

6.1.1 连续时间多无人平台一致性控制

6.1.2 离散时间多无人平台一致性控制

6.2 时滞条件下编队系统稳定性分析

6.2.1 基本的时滞问题描述

6.2.2 无时滞条件下编队系统稳定性

6.2.3 系统稳定性分析

6.2.4 时滞误差下编队系统稳定性

6.2.5 数值仿真及分析

6.3 基于预测控制的时滞多无人平台编队控制

6.3.1 多无人平台编队控制中的时滞问题

6.3.2 一致性分析

6.3.3 仿真分析

6.4 基于预测控制的时滞多无人平台脉冲控制

6.4.1 问题描述

6.4.2 一致性分析

6.4.3 仿真分析

第7章 不同拓扑结构的多无人平台协同控制

7.1 对称固定拓扑离散时间多无人平台协同控制

7.1.1 一致性协议设计

7.1.2 拉普拉斯矩阵特征值相关定理及推论

7.1.3 基于相对信息的多无人平台编队控制算法

7.1.4 基于混合信息的多无人平台编队控制算法

7.1.5 数值仿真及分析

7.2 非对称固定拓扑离散时间多无人平台协同控制

7.2.1 矩阵有向图与随机矩阵的相关定义及理论

7.2.2 一致性协议设计

7.2.3 非对称拓扑情况下的多无人平台编队一致性分析

7.2.4 数值仿真及分析

7.3 可变拓扑离散时间多无人平台协同控制

7.3.1 联合图与SIA矩阵的相关定义及理论

7.3.2 问题描述及一致性协议设计

7.3.3 可变拓扑情况下的多无人平台编队一致性分析

7.3.4 数值仿真及分析

第8章 异构多无人平台的协同控制

8.1 连续时间异构多无人平台的线性一致性

8.1.1 无向图下的一致性

8.1.2 有向图下的一致性

8.1.3 时延条件下的一致性

8.2 连续时间异构多无人平台非线性协议下的一致性

8.2.1 非线性协议下的一致性

8.2.2 有限时间一致性分析

8.3 基于采样数据离散时间异构多无人平台的一致性

8.3.1 线性协议下的一致性分析

8.3.2 基于量化信息的一致性分析

8.4 基于脉冲控制异构多无人平台的一致性

8.4.1 基于采样信息的脉冲一致性分析

8.4.2 基于矩形脉冲方法的一致性分析

参考文献

多无人平台协同导航与控制方法是2020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国良。

得书感谢您对《多无人平台协同导航与控制方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5G网络优化与实践进阶 电子书
5G网络优化与实践进阶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领域的专家邬贺铨院士作序并推荐。 5G网络优化与实践进阶书中有三大篇内容: 原理与技术篇、规划与部署篇、优化与应用篇。内容丰富,架构清晰,读者可以深入浅出地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真正掌握5G网络的全面应用,对全书内容更有把握。 5G网络优化与实践进阶是一本以5G原理与关键技术为基础,从5G规划与部署到5G商用网络优化案例分析的工具书,详细地论述了5G无线传播理论、天线、组网规划、规划流程、测试数据和相关经验。 5G网络优化与实践进阶 一书的作者均在项目一线从事5G网络规划、咨询、设计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本书与市场中的同类书相比,更侧重于理论结合工程实践,从事5G网络优化的人员都可受益,都可以强化自己的通信系统知识,掌握5G网络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尤其是现场安装、调试、分析数据等均会收获颇丰。
5G核心网规划与应用 电子书
探讨5G全球商用、核心技术及应用场景
5G应用技术与行业实践 电子书
5G技术及应用:通用基础技术与垂直行业解析
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 电子书
权 威推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领域专家 邬贺铨院士倾情作序。 特色亮点:本书特点是7个章节都有一张彩色的内容概览图,读者可以对5G NR物理层的规划和设计一目了然,对深入了解全书的内容更有把握。 方法:本书提供了一种对3GPP协议的学习方法,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方法,不断更新知识。 工具:本书以5G技术和通信协议为基础,是一本从理论分析到规划设计建设实践的工具书。 本书知识点全面 系统:读者可以全面掌握5G NR的物理层信道、物理层过程、物理层参数等。 专业:与5G部署相结合,对5G NR的峰值速率、控制信道容量、频率配置方法、适用场景等分析到位,实操性强。 作者实力:本书作者均在项目一线从事无线网规划、咨询、设计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 实践指导:本书侧重于理论结合工程实践,从系统参数到原理实现,从通信设备到工程建造都有详细介绍。 知识强化:无论读者是否参与过5G试验网,从事5G技术工作或者学习人员都可强化自己的通信系统知识,掌握基本的5G技术,会使你收获颇丰。
电子元器件与电路识图入门视频精讲 电子书
系统的视频辅导:书中视频具有系统性,每小节开始前有视频辅导课程,先学习视频内容再学习图文内容,降低学习的难度。 视频与图文内容同步:230个教学视频贯穿全书,时长约1100分钟。视频内容讲解与图文的内容同步。 图文细说:图文内容讲解详细,以图解文,易学易看易懂。文字加粗的方法突出显示知识要点,指示学习重点。图书与视频完美结合的学习效果远超只读书本 重点和难点内容:书中设有各种提示内容小模块帮助读者理解和巩固重点和难点。 学习收获:读者不仅能学会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分析,还能学会电路分析的方法和思路,从而拓展读者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