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3版)

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3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经典传播学理论教材《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的全面修订版,第3版在原书清晰、完备的框架和丰富、详实的内容基础上,删除了大量过时的案例和边缘化的理论,借鉴吸收了21世纪前20年国际最前沿的传播学理论,采用跨学科、智能化、融合化的理论视角,新增了新媒体传播学、智能媒体传播学、新传播技术的传媒应用、新兴研究方法等全新理论内容,并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技术理论、媒介批判理论、新媒体与新受众、传播效果的新论述等进行了深入地梳理与反思。《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3版)的内容兼具深入性、前沿性、全面性与可读性,是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高等教育和理论研究、业界实践重要的参考图书。

章节目录

目录

绪 论 / 1

第一节 传播学及其研究对象 / 1

第二节 传播的过程 / 7

第三节 传播的类型 / 23

上编 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流派 / 56

第一节 早期传播研究的贡献 / 56

第二节 近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与促进 / 64

第三节 传播学的兴起 / 75

第四节 传播学的不同流派 / 98

第二章 传播学的新门类与新趋势 / 138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学 / 138

第二节 国际传播学 / 149

第三节 发展传播学 / 156

第四节 健康传播学 / 160

第五节 新媒体传播学 / 168

第六节 智能媒体传播学 / 175

第三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 183

第一节 定性研究方法 / 184

第二节 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 186

第二节 定量研究方法 / 191

第三节 混合研究方法 / 198

第四节 数字人文研究方法 / 204

下编 传播学的基本框架与外延

第四章 传播的控制研究 / 210

第一节 社会制度与媒介控制 / 210

第二节 把关人研究 / 226

第三节 控制的不同形态 / 231

第五章 信息与符号 / 239

第一节 信息 / 239

第二节 符号 / 250

第六章 传播媒介 / 266

第一节 媒介的界定 / 266

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特征与媒介选择 / 275

第四节 西方媒介产业 / 287

第五节 新传播媒介 / 297

第七章 受 众 / 304

第一节 受 众 / 304

第二节 受众主体 / 312

第三节 受众研究 / 324

第四节 新媒体与新受众 / 336

第八章 传播效果 / 344

第一节 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 / 344

第二节 传播效果理论 / 364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普遍取向 / 43

后记 /454

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3版)是2020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段鹏。

得书感谢您对《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3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电子商务文案:策划写作、视觉营销与平台推广 电子书
紧跟时代步伐,写出能够引领“潮流”的电商文案。
淘宝网店深度SEO优化技术揭秘:网店流量高效转化 电子书
淘宝卖家对“淘宝SEO”的概念远不如对“淘宝流量”“转化率”这样的概念熟悉。通俗一点讲,淘宝SEO就是淘宝搜索引擎优化。伴随着电子商务浪潮的增大,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卖家在宝贝的搜索量上下工夫,有了搜索才会有宝贝的转化率。淘宝搜索流量,尤其是自然搜索流量是一块大蛋糕!但是淘宝的搜索规则几经变化,这让卖家们难以适应。本书从淘宝的各种搜索规则出发,教会卖家以不变应万变,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宝贝排名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电子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幼教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婴...
计算机专业英语 电子书
每章内容专注于某一计算机领域的知识,便于知识点的掌握和分解; 每章的最后设置了专业英语应用模块; 全书增加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商务、物联网、网络社区、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电子支付、物流、3D 打印等新技术。
积极心理学 电子书
  积极心理学是国际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思潮。《积极心理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应用心理学系列教材》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全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应用心理学系列教材》不仅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和理论工作者提供有关积极心理学的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为广大普通读者提供发展自己积极人格,改善自己生活质量,增进自身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