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传体文献通论

中国纪传体文献通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纪传体文献的系统专著。

内容简介

纪传体文献内容丰富,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各领域,体例严谨且始终如一。在古代史学领域中地位之高,影响之大,是其他任何类型的史书无法比拟的。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纪传体文献的系统专著,其以“二十五史”作为研究主线,将纪传体文献看成一个整体,从纪传体文献的源流、创作、体例、成就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加以剖析,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王锦贵,1965年考入北京大学,1969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0年1991年赴莫斯科大学进修,受莫斯科大学特邀,作“中国经典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曾获1985年北京大学首届“优秀教学奖”,1996年北京大学优秀教材奖,1998年教学“桐山奖”,2003年优秀教学奖等。

研究方向主要为:经典文献研究与信息资源建设、中国文化史、当代编辑出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章 纪传源流

第一节 纪传溯源

第二节 纪传开创

第三节 纪传改造

第四节 纪传演进

第二章 纪传创作

第一节 撰修队伍

第二节 编撰环境

第三节 著述宗旨

第四节 修史准则

第三章 纪传体例

第一节 本纪

第二节 史表

第三节 书志

第四节 世家

第五节 列传

第六节 论赞

第四章 纪传成就

第一节 编撰模式

第二节 史料价值

第三节 文学贡献

第四节 构建通史

第五章 纪传致用

第一节 流传版本

第二节 文字注释

第三节 考论史籍

第四节 增补史籍

第五节 辑佚点校

第六节 当代新作

第七节 检索工具

第六章 纪传辩证

第一节 官撰与私撰

第二节 通代与断代

第三节 旧作与新编

第四节 正史与杂著

第五节 三大史体

第七章 纪传经典(上)

第一节 经典概论

第二节 《史记》概观

第三节 《史记》史学篇

第四节 《史记》文学篇

第八章 纪传经典(下)

第一节 《史记》自然科学篇

第二节 《史记》社会科学篇

第三节 《史记》人文精神篇

第四节 《史记》阅读感悟篇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纪传体文献通论是202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王锦贵。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纪传体文献通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国所藏容闳文献合编 电子书
本书是在《美国所藏容闳文献初编》的基础上,新增了超过1/3的内容。除了初编的耶鲁大学所藏容闳文献、容闳1902年日记、容闳手迹选录,新增了在耶鲁大学新发现的8封书信、斯坦福大学藏容闳书信、外交文件、美国报纸对容闳及幼童留美的报道。至此,编译者已经将可能存世的容闳文献基本搜集完毕。本书的出版将为学界研究容闳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耶鲁大学藏容闳文献、斯坦福大学藏容闳文献、美国外交档
敦煌文献与唐代社会文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由17篇专题论文改写而成,围绕敦煌吐鲁番文献而展开。
福建畲族村落文献:文书契约卷 电子书
本书内容:契约文书是古代乡村经济、社会实践的最基本、最翔实的载体,编织起乡土社会的多维网络,维系着官民之间、族群之间、村落之间、宗族之间、家庭之间、个体之间的盘根错节、异彩纷呈的人文关系。契约文书覆盖于历史尘埃,封存于时空囹圄,他们在构筑自身的思维路径与创造各自的学术文本中成为可资倚重的推理佐证。
西方历史文献选读(中世纪卷) 电子书
本书精选西方重要英文文本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之进行介绍乃至解读,力图多层次、全方位地揭示西方中世纪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基本状况与特征,从中透显出西方历史的演进脉络、流变趋向乃至发展规律。各卷所选的篇目,既有对某文献的全文收录,也有对某文献核心部分的截取。每篇文献后还开列了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著作,引导读者延伸阅读,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献汇编 电子书
本书分为正史类、政书和诏令奏议类、编年史类、地志类、其他史类、笔记和诗文集类、民间文献类、外国文献类等八大类,以类别为经,以年代为纬,分别予以辑录汇编。所收录的文献史料年代下限一般截至民国,重点收录反映宋元史实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