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社区生态优化规划策略与技术(中国村镇社区化转型发展研究丛书)

村镇社区生态优化规划策略与技术(中国村镇社区化转型发展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研究探索村镇社区生态优化规划策略与技术

内容简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本书针对现有生态空间规划大多基于宏观和中观尺度的现状,综合多国经验,明确面向村镇社区这一微观尺度生态优化目标、原则、内容,结基于规划过程全阶段、不同类型生态空间的时空维度,以及“三生协调”“公众参与”的重要规划理念维度的生态空间优化策略;

并梳理在规划目标设定、调查实施、规划方案制定、基础设施设计、后续维护管理的各阶段中,兼顾生物保护和景观营造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双重优化目标的规划实施技术。

作者简介

作者司马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生、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建筑设计方法;城乡社区更新设计方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村镇社区化转型发展研究”丛书编委会

丛书总序

引言

上篇 村镇社区生态优化规划策略

1 村镇社区生态优化的总体目标、原则与内容

1.1 研究的背景

1.2 村镇社区生态空间优化工作的总体目标

1.3 村镇社区生态空间优化的原则

1.4 村镇社区生态空间优化的内容

2 村镇社区规划各阶段中的生态空间优化策略

2.1 前期调查阶段的生态信息收集

2.2 生态空间总体优化方案的制订

2.3 基础设施设计的生态保护对策

2.4 小结

3 微观尺度下的村镇社区生态优化规划策略

3.1 村镇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

3.2 村镇社区中的生态空间构成与优化方针

3.3 村镇社区中的生态空间优化策略

3.4 小结

4 基于“三生”空间协调的村镇社区生态优化策略

4.1 “三生”空间协调思想在村镇规划中的应用

4.2 村镇社区中的“三生”空间协调的目标

4.3 生产空间的规划方针与相关措施

4.4 生活空间的规划方针与相关措施

4.5 生态空间的规划方针与相关措施

4.6 小结

5 村镇社区生态空间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策略

5.1 公众参与思想在村镇规划中的应用

5.2 公众参与在村镇社区生态空间规划中的意义与主体

5.3 村镇社区生态空间规划各阶段的公众参与方法

5.4 促进公众参与的工作方法的分类与比较

5.5 小结

下篇 村镇社区生态优化规划技术

6 村镇社区生态优化规划的基本内容

6.1 村镇社区生态空间优化规划的特点

6.2 村镇社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6.3 村镇社区景观的保护和营造

7 生态优化具体目标的制定

7.1 制定生态优化目标的流程和要点

7.2 调查和评价村镇社区生态现状

7.3 制定生态优化规划目标的方法

7.4 制定生态优化目标的注意事项

7.5 通过公众参与促进目标的实现

8 生态优化相关信息的调查

8.1 生物信息调查

8.2 景观特点调查

9 生态优化规划方案的制订

9.1 生态优化规划

9.2 景观优化规划

10 生态优化的基础设施设计

10.1 生物友好的基础设施设计

10.2 景观优化的基础设施设计

11 生态友好的施工方案设计

11.1 生物友好的施工方案

11.2 景观优化的施工方案

12 维护管理与持续生态优化

12.1 生物友好的维护管理方法

12.2 生态监测与适应性管理

12.3 景观的维护管理

12.4 以生态优化为契机促进地区建设

结语

村镇社区生态优化规划策略与技术(中国村镇社区化转型发展研究丛书)是202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司马蕾。

得书感谢您对《村镇社区生态优化规划策略与技术(中国村镇社区化转型发展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生态文明 电子书
本书分三篇:上篇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研究人类文明的演替、生态危机的根源、可持续发展的兴起和困境;中篇生态文明观,研究地球表层与信息增殖、全球生态文明观及其理念的思想渊源、生态文明观下的价值观;下篇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及路径,环境持续、经济绿色、文化生态、科技创新、社会和谐发展。
剑桥福柯研究指南.剑桥研究指南丛书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福柯的历史图绘》《福柯与疯癫史》《米歇尔·福柯的伦理想象》《对有限性的分析与主体性之史》《福柯与海德格尔及尼采的相遇》《福柯与哈贝马斯》《福柯与现象学的关系》等文章。
生态伦理的现实反思与终极关切:乌托邦视角下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建构研究 电子书
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转型过程中,而作为新的道德启蒙,生态伦理建构以生态意识为先导,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推动和促进文明的内在转型。然而,这种基于生态考量的伦理思想,却遭遇到现代伦理话语的理论指责和实践难题,陷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之间如何选择的“两难处境”。走出“两难处境”,探寻生态伦理的整合价值,除了从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中探寻思想资源,还应该直面现代社会,以乌
黑格尔法哲学研究.黑格尔与马克思思想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篇共十四章,内容包括:黑格尔《法(权利)哲学》——对传统解读水平的反省、对新解读可能性的探索;黑格尔法哲学关于人的规定的双重路径;自然与契约的彼岸——黑格尔《抽象法》中的人格财产权;转让为什么是所有权的最终规定——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对占有和所有的区分;论不法对伦理的作用:主体与伦理实体的和解等。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 电子书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并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