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集刊.第二辑

老子学集刊.第二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老子学集刊:探讨中国道家与自然思想

内容简介

老子学集刊第二辑,主题是中国的“自然”思想。内容涉及中国的自然思想,黄老道家的自然思想、荀子的天与自然、《吕氏春秋》与道家自然观念,《老子指归》中的自然观念、河上公的道家超自然思想、嵇康的自然观念、郭象的自然观念、唐至五代及宋元的道学自然、阳明学的自然思想、王夫之的自然意蕴、牟宗三的道家自然思想等。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目录

“自然”通论

中国的“自然”——它的一些涵义和特性

一 现实实体和物的世界

二 事物原本或固有的特质

三 本体及其本性

黄老道家的“自然”思想

一 从老子到黄老:道家“自然”概念的理论开展

二 “因自然”:黄老道家对自然观念的阐发和应用

东周的“自然”

存在、状态与“自然”

一 “自然”之义

二 社会状态与精神状态的“自然”

三 情感状态的“自然”

四 余论

《荀子》的“天”与“自然”思想

一 “天性”论中的“自然”思想

二 “人情”论中的“自正”思想

三 王道观中的“自化”思想

结语:荀子“自然”观的思想史意义

《文子·自然》研究

前言

一 《文子·自然》研究的三个前提

二 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自然》篇

三 《自然》篇所见“自然”的基本意涵

余论:如何理解“道法自然”

《吕氏春秋》与道家自然观念的发展

一 或使之而非自然

二 事心乎自然之涂

结语

汉唐的“自然”

《老子指归》中的自然观念研究

一 自然生成论

二 遵循自然,无为而治

三 《老子指归》中自然概念的意蕴及其批判

道家超自然的“自然”概念——河上公为例

一 河上公“自然”概念在于道、物关系的表现

二 个人与超自然的“自然”概念

三 “自然”与社会

结论

《老子想尔注》中的自然观念探微

一 道气说及其对自然气化论的改造

二 自诫修养说

三 《想尔注》中“自然”概念的多重意蕴及其批判

王弼政治哲学中的“自然”观念浅议

一 无为与因顺

二 自然的传统

三 条理与物性

四 无欲与素朴

嵇康“自然”观念的思想进路

一 自然之理

二 自然之性

三 自然之情

四 自然之和

郭象“自然”观念的内涵及其相关问题

一 “自然”观念的语义考察

二 郭象所言“自然”的多种含义

三 “自然”与“自生”“独化”“玄冥”

四 “天”“人”分际与“自然”的尺度

五 结语

六朝隋唐佛教对道教“自然”说的批判

一 前言

二 六朝时期佛教对“自然”说的批判

三 隋唐时期佛教对“自然”说的批判

四 结语

唐代道教自然观新探

唐至五代道教“自然”义考述

一 道性自然

二 道以自然为本

三 物性自然

四 物理自然

五 天即自然

六 自然即不知所以然而然

七 自然与因缘异同辨

宋明清的“自然”

宋元道教老学中的自然思想

一 道贯天人,其体自然

二 取则至道,天下自然治矣

三 性命兼全,道德一致

四 结语

“命”关乎“性”:理学自然思想的一个侧面

王廷相“气本论”语境下的“自然”义

阳明学自然思想及其开展

一 自然及其义理构架:阳明论良知自然

二 个体性与公共性之辨:阳明后学的辩难困局与刘宗周的解决思路

三 余论:阳明学自然思想(个体性哲学)的理论意义

王夫之视域中“自然”的四重意蕴

一 “道之自然”

二 “物之自然”

三 “我之自然”

四 “势之自然”

民国的“自然”

道家自然与主体自由性的建立

一 自然的主观意

二 自然与主体自由

三 自然与自由主义

出土文献与早期道家

论《太一生水》的几个特点

绪论

一 太一、水、辅

二 神明、复相辅、岁

三 藏、行、时、圣

四 土地、气天、字名

五 结语

编后记

老子学集刊.第二辑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中江。

得书感谢您对《老子学集刊.第二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