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政策与实证分析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政策与实证分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详解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现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中国金融如何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如何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如何建设形成与大国开放经济地位相适应、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更具包容性和竞争性、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全书共分为三篇。

第一篇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结构特征、对外开放进展等进行了评估,并重点介绍了国际市场的规则和惯例。

第二篇聚焦股市市场,详细分析了股票市场的开放历程、中概股的发展历程,并对A股、H股的实证分析,探讨如何提升A股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如何以中概股股票为突破口,建立分层有效的稳定金融体系。

第三篇聚焦债券市场,回顾了债券市场开放历程,分析了中资企业在岸和离岸债券收益率,探讨了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作者简介

作者张雪春,博士,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篇 绪言

第一章 以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改革发展

一、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

二、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及国际比较

三、主要金融子市场对外开放进展及评估

四、尊重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推进金融市场更高层次的开放

第二篇 股票市场

第二章 股票市场开放历程

一、B股概况

二、中资企业境外上市

三、合格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制度

四、股票市场互联互通

五、纳入国际指数

六、股票市场对外开放成效评估

第三章 中概股的发展历程

一、背景

二、中概股发展历史

三、中概股法律和监管框架

四、《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影响和应对

五、中概股三次事件分析

六、美国总统行政令和股指剔除的影响分析

七、国际经验

第四章 A股和H股溢价分析:宏观视角

一、内地与香港联通机制及对A股和H股溢价的初步分析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实证分析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五章 A股相对H股和ADR价差分析

一、引子

二、文献综述

三、基本模型

四、实证分析

五、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六章 从H股、A股对ADR的波动溢出效应看中概股回归

一、引子

二、文献综述

三、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未来方向

一、深入推进金融开放与汇率改革,提升A股市场价格发现能力

二、在香港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中概股股票为突破口,建立分层有效的稳定金融体系

第三篇 债券市场

第八章 债券市场开放历程

一、境外投资者和发行人“引进来”

二、境内发行人和投资者“走出去”

三、债券市场指数

四、债券市场开放评估

第九章 在岸和离岸债券收益率联动关系及相关政策效果

一、引子

二、离岸在岸债券相关文献综述

三、离岸在岸债券收益率联动实证分析

四、结论

第十章 从离岸在岸企业债券收益率看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一、引子

二、利率平价理论及其成立条件文献综述

三、模型设定、指标选取及数据初步分析

四、计量分析结果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后记 我国金融开放与安全

附录

参考文献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政策与实证分析是2023年由中译出版社出版,作者张雪春。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政策与实证分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影响: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 电子书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提升,人民币开始积极“走出去”,寻求与我国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地位。稳步推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是构建新型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推进国内经济、金融改革开放和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对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构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新型货币政策框架、建立和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体系都有重要
公司的再造:金融市场与中国企业的现代转型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中国企业成功转型背后的制度性、结构性因素。
中国科技发展与政策(1978~2018) 电子书
在过去40年中,中国在科技创新体系方面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其广度和深度不亚于中国任何其他领域的改革开放。本书首先按照时间顺序,展现中国科技创新领域改革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事件,理清系统展现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然后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展开,包括基础研究、产业科技、高校科技与人才培养、区域科技、企业技术、军民融合以及科技全球化与国际科技合作。
城市空间分析与区位政策:以北京、杭州为例 电子书
本书以微观企业数据为基础,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城市产业的空间分布、集聚特征、形成机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力图透过微观企业的区位布局,反映城市宏观尺度的空间现象,从空间角度揭示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对北京和杭州两个中国全球化、信息化先行城市的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一定程度上刻画了未来城市内部产业空间发展的整体趋势,同时也展现了不同规模等级、发展环境城市中企业区位决策的差异化特征,有助于我国
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对实证会计的哲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以及财务学基础进行了论述;对实证会计的研究框架,以及实证会计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通过专题研究阐述了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