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面深入探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管理学、统计学、复杂系统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在学习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从仿真和实证两个不同维度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概念模型,力图弥补我国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结构方面的实证研究不足,检验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多维性质,以新视角研究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问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编委会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编辑说明
前言
第一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研究脉络与进展
一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历程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生的背景
(二)云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概况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五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和特征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相关概念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
六 战略联盟稳定性的预测判断及影响因素
(一)联盟稳定性的预测及判断
(二)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三)基于博弈与系统动力学战略的联盟稳定性
七 战略联盟稳定性与战略联盟绩效
八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的动态
(一)组建动因与合作伙伴的选择
(二)运行机制与组织模式
(三)利益分配与绩效评价
(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
九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战略联盟稳定性分析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二)资源基础理论
(三)资源依赖理论
(四)社会交换理论
十 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
(一)系统动力学概述
(二)系统建模原理
(三)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
十一 现有研究述评
十二 小结
第二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的方法设计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 分析方法的确定
三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主要流程
(二)其他事项
四 研究数据的收集
五 相关变量的测量
(一)因变量
(二)自变量
(三)调节变量
(四)控制变量
六 初始调查与数据处理
(一)初始调查问卷
(二)项目分析
七 正式调查与样本特征
(一)正式调查问卷
(二)样本获取与样本特征
八 小结
第三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概念模型
一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前置因素
(一)情境因素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二)品质因素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三)互动因素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四)机会主义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二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后果变量
三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环境调节变量
四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概念模型
五 小结
第四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数据分析
一 信度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二 描述性与相关性统计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三 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
(一)基于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
(二)基于学历的独立样本T检验
(三)基于单位性质的独立样本T检验
(四)基于职位层级的独立样本T检验
(五)基于工作年限的独立样本T检验
(六)基于单位人数的独立样本T检验
四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假设的检验
一 前置因素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之间关系的假设检验
(一)情境因素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假设检验
(二)品质因素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假设检验
(三)互动因素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假设检验
(四)机会主义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之间关系的假设检验
二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与联盟绩效之间关系的假设检验
三 产业环境动荡性调节效应
(一)对互动因素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关系的调节
(二)对机会主义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关系的调节
四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实证结果
(二)分析讨论
五 小结
第六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系统分析
一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访谈研究
(一)访谈目的及内容设计
(二)访谈方法与过程
(三)访谈结果分析
二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MEIW模型的构建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模型构成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子系统权重
三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动态框架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酝酿期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期
(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作期
(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绩效期
四 小结
第七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系统SD模型的构建
一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酝酿期与匹配性子系统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动因及合作伙伴的选择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匹配性子系统的基模分析
二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与有效性子系统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基本运作模式及创新模式的选择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性子系统的基模分析
三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作与互动性子系统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知识转移机制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互动性子系统的基模分析
四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与共赢性子系统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利益构成及方式选择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赢性子系统的基模分析
五 小结
第八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SD仿真
一 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目的及步骤
(一)仿真分析的目的
(二)SD仿真流程
二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SD仿真准备
(一)系统边界
(二)仿真软件的选取
三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流图构建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总系统基模流图
(二)SD方程
(三)变量赋值
(四)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四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SD模型仿真应用
(一)仿真研究假设
(二)仿真应用
(三)仿真分析
五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层面增强稳定性的措施建议
(一)酝酿期制定合作伙伴选择评价体系
(二)组建期设计战略联盟的运行机制
(三)运作期加强联盟运作过程的动态监控
(四)绩效期提高盟员利益分配的合理度
六 小结
第九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投机行为的博弈系统分析
一 政府主管部门和盟员的混合策略博弈
(一)基本假设
(二)混合策略博弈的支付矩阵
二 投机行为博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一)投机行为博弈系统动力学的存量流量图
(二)SD方程
三 初始模型的仿真及分析
(一)初始模型的仿真结果
(二)策略分析
(三)均衡点探索
(四)仿真结论
四 小结
第十章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 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A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访谈提纲
附录B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调查问卷
附录C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SD方程
附录D 云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典型案例
一 外场强化过程与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一)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二)推广应用一批技术成果
(三)构建一系列研发平台
二 云南省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一)联盟目标清晰,任务切实可行
(二)健全联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取得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
(四)取得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的突破
(五)重大项目联合申报工作见实效
三 云南省肉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一)积极争取多部门支持,产业发展见成效
(二)充分利用联盟平台沟通产业信息,技术培训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四 云南省石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一)联盟目标清晰,任务切实可行
(二)健全联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联盟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四)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建设成果丰硕
参考文献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 李瑞光。
得书感谢您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