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大乘经典之一,对于渴望祛病延年的世人来说,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典籍。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讲解《药师经》录音的重新整理。先生以太虚法师注解的《药师经》为蓝本,用现代人易于接受的讲经方式,结合自他修习体验,逐句讲解此经,有例有证,浅显通透,易为普通读者理解、把握。
本书逐一分析了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并以实例告诉人们该如何发愿,如何持戒,何谓布施,何谓悭贪和我慢及其相应的果报等。在具体修持方面,先生更是殷勤咐嘱,指导人们结合药师佛手印至心受持,以尽早解脱病痛的缠缚,身心自在。
作者简介
作者南怀瑾(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的话
再版说明
出版说明
讲经缘起
太虚法师注解《药师经》
通俗却不易懂的《药师经》
从《法华经》了解《药师经》
佛是大医王
参透化城之喻
能医众生病的法师
烧戒疤的由来
燃身供佛
天下由来轻两臂
现代化的讲经方式
佛说《药师经》的地方与听众
文殊菩萨请法
燃身供养的真义
东方净土为何呈现青琉璃色
念经有无功德
被十种业障缠缚
极善思维
学佛修行的目的何在
好远好远的东方
佛的十个名号
发愿是成佛之因
发愿谈何容易
自身光明 照耀世界
内外明彻
受用无尽
改邪归正
没有发愿 不能成佛
修清净梵行
认识戒律
念佛的心态
色身下劣 诸根不具
东方人为何多灾多难
众病逼切 贫苦无依
拜佛心理
转女成男
如何跳出魔网解脱缠缚
念佛能解除灾难吗
文天祥修大光明法
饮食男女的问题
声色歌舞让你玩个够
东方净土
药师佛的正法宝藏是什么
善恶难辨
什么是布施
缺信根 多聚财
钝刀割肉的布施
悭贪不止 累积病情
功名富贵最迷人
悭贪积聚
悭贪的果报
以苦为师
宿命通
赞叹施者
内布施 外布施
持戒
有了正见 才能讲戒律
众生与生俱来的傲慢
增上慢
嫌谤正法
邪见与正见
邪见的果报与药师佛的威力
与佛作对的提婆达多
舍恶行善
行到有功即是德
学佛注重在行
悭贪
嫉妒
自赞毁他
悭贪嫉妒 自赞毁他的果报
至心皈依
解脱后要不要修行
人性坏的一面
好喜乖离 更相斗讼
十恶业
画符念咒
魇魅之学
小心中了蛊
咒起尸鬼
佛教的称谓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感应
受持八分斋戒
何谓不坐高广大床
过午不食
吃的问题
绝食
八关斋戒与六斋日
如何往生
天堂在哪里
生天的道理
学佛对鬼神也要恭敬
善根退失 福报享尽
转轮圣王
转生人间好果报
众病消除
炉火纯青
药师佛的修法
大藏治病药
菩萨五明
伸腿瞪眼丸
持咒禁忌
万里晴空的境界
古代人如何刷牙
如何供佛
如何受持此经
如何修药师法
消灾免难
念佛功德难解了
什么叫至心受持
不生疑惑
阿难多闻强记
我们是因地菩萨
药师如来功德说不尽
救脱大菩萨
临终境界
死而复活
脚底心为何是红的
供养比丘僧
礼拜行道
天灾国难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寿终正寝
九种横死
无疾而终
灯的涵义
十二神幡的涵义
佛法重孝道
五逆之罪
因果报应非常快
君臣制度就是社会秩序
十二药叉神将的奥秘
药师佛的手印
吉祥圆满
校后记
药师经的济世观(南怀瑾先生独家授权定本种子书)是2015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南怀瑾。
得书感谢您对《药师经的济世观(南怀瑾先生独家授权定本种子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