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2019-2020)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2019-2020)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阐述互联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强大动能。

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全景式”与“主题式”相结合的方式编写,围绕互联网网民群体、数字经济、互联网垂直应用、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基础资源、数字技术和网络安全七大领域,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比较,对我国互联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态势进行系统论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编委会

序言

编者序

前言

第1章 综述

1.1 “中国特色”助力互联网高速发展八大成就

1.1.1 信息通信覆盖陆海空天,以全域协同推进“新基建”

1.1.2 数字经济释放发展红利,以提质转型加速“新循环”

1.1.3 工业互联网全方位推进,以跨界融合激发“新动能”

1.1.4 中国模式惠及全球网民,以共建共享释放“新红利”

1.1.5 移动应用发展世界领先,以供给创新满足“新需求”

1.1.6 公共服务平台贴近群众,以政企联动创造“新效能”

1.1.7 数字技术成为竞争焦点,以自主研发推动“新变革”

1.1.8 网络安全总体态势向好,以主动免疫筑牢“新防线”

1.2 “中国转型”依托互联网升级发展八大趋势

1.2.1 “新基建”畅通万物互联时代发展大动脉

1.2.2 软规则与硬手段协同助力无边界治理

1.2.3 数字化转型将开启新一轮经济上升期

1.2.4 数字化能力将主导新一轮大国排位赛

1.2.5 颠覆性技术按下传统产业迭代重启键

1.2.6 “中国号”快车将引领全球跨界合作浪潮

1.2.7 亚文化出圈将吹响板块化消费集结号

1.2.8 共享升级将推动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1.3 互联网为“中国抗疫”赋能赋智

1.3.1 互联网增强疫情防控效能

1.3.2 互联网助力疫情信息传播

1.3.3 互联网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1.3.4 互联网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1.3.5 互联网重振经济社会活力

第2章 中国互联网网民群体发展状况

2.1 互联网发展造福亿万人民

2.1.1 互联网政策聚焦普惠共享

2.1.2 互联网全面赋能人民发展

2.2 互联网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2.2.1 城乡互联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2.2.2 城乡网民使用互联网应用差距缩小

2.2.3 多措并举助力网络扶贫纵深推进

2.3 互联网向未成年及银发群体渗透

2.3.1 未成年及银发人群成为网民新增量

2.3.2 年龄差异导致互联网应用偏好明显

2.3.3 软硬并重助力未成年人上网保护

第3章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状况

3.1 互联网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升级

3.1.1 信息消费成为社会消费的热点

3.1.2 信息消费市场日益活跃

3.1.3 信息消费将进一步扩容增效

3.2 互联网推动数字贸易走向全球

3.2.1 数字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3.2.2 数字贸易持续加快全球布局

3.2.3 数字贸易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3.2.4 多管齐下促进数字贸易再提质

3.3 投融资助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

3.3.1 资本为数字经济产业增添活力

3.3.2 资本为网信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3.4 工业互联网促进工业产业发展

3.4.1 全球工业创新趋势日益凸显

3.4.2 工业快速发展带动创新变革

3.4.3 工业互联网供给层次多样化

第4章 中国互联网垂直应用发展状况

4.1 信息传播创新驱动社会媒体变革

4.1.1 要素创新重塑网络媒体格局

4.1.2 信息时代人人皆可为自媒体

4.1.3 全媒体融合成为发展大方向

4.2 社交网络变革推动社会形态演进

4.2.1 社交网络重构人际关系模式

4.2.2 社交网络成为商业应用基础

4.2.3 社交媒体重塑网络舆论主场

4.3 网络娱乐发展塑造多元文化生态

4.3.1 网络娱乐商业环境不断优化

4.3.2 网络娱乐市场保持蓬勃发展

4.3.3 网络娱乐应用传递文化价值

第5章 中国互联网公共服务发展状况

5.1 互联网公共服务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5.1.1 互联网公共服务利好政策陆续出台

5.1.2 互联网公共服务基础平台加快建设

5.1.3 互联网公共服务技术环境持续改善

5.2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不断创新

5.2.1 互联网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5.2.2 互联网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5.2.3 互联网重塑医疗行业生态

5.2.4 互联网推进智能公共交通

5.2.5 互联网助推公益模式创新

5.3 互联网公共服务效能水平持续提升

5.3.1 互联网公共服务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5.3.2 互联网公共服务提供生活便利

第6章 中国数字技术发展状况

6.1 5G通信实现全球领先

6.1.1 5G通信迎来发展黄金期

6.1.2 5G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6.1.3 5G产业链体系逐步完善

6.1.4 5G新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6.2 大数据引领数字化转型

6.2.1 大数据发展与安全引起高度重视

6.2.2 大数据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6.2.3 大数据产业集群发挥带动性作用

6.2.4 大数据应用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

6.3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新时代

6.3.1 人工智能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6.3.2 人工智能技术迸发创新活力

6.3.3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6.3.4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6.4 区块链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

6.4.1 区块链发展与治理并进

6.4.2 区块链技术研发持续加速

6.4.3 区块链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6.4.4 区块链应用范围逐步扩展

第7章 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状况

7.1 基础资源建设成果显著

7.1.1 全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加快成型

7.1.2 域名资源运行服务水平提升

7.1.3 IPv6发展应用全面提速升级

7.1.4 国家互联网基础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全面升级

7.2 基础资源领域发展新趋势

7.2.1 卫星互联网建设催生新格局

7.2.2 量子网络建设激发新变革

7.3 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7.3.1 域名解析架构日益优化

7.3.2 未来网络技术架构迭代演进

7.3.3 边缘计算技术应用持续深化

第8章 中国网络安全发展状况

8.1 网络安全态势整体向好

8.1.1 网络空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8.1.2 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积极推进

8.1.3 网络安全国内发展态势稳定

8.2 网络安全保障逐步完善

8.2.1 网络安全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8.2.2 网络安全防治能力不断增强

8.2.3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进程加快

8.3 网络安全产业迈入发展新阶段

8.3.1 网络安全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8.3.2 网络安全产业生态不断优化

后记

反侵权盗版声明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2019-2020)是2021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2019-2020)》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职工状况研究报告(2017) 电子书
本书通过构建系统性指标体系,从总体性、增长性、均衡性三个方面反映中国职工的总体状况,在学术界首次推出了年度的“中国职工状况指数”,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在职工状况的量化研究上取得了突破,为中国劳动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多元化的视角。同时,通过职工就业、收入分配、养老保险、家庭消费、职业安全、职业卫生、集体劳动争议等专题研究,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职工的基本现状,以及当前中国职工状况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国减贫政策与实践:热点评论(2019-2020) 电子书
本书从政策和实践两个维度论述了脱贫攻坚的成果和需要改进之处。全书共分四部分,内容包括:中国减贫政策与实践:月度评论;中国减贫政策与实践报刊选载;中国减贫政策与实践论文选载;中国减贫政策与张琦教授之采访篇。
中国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状况与防治策略 电子书
本书以大量坚实的科学证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病因、常规诊疗和预防方法、相关防治政策、专业人员及医疗机构状况,并对比国际相关研究,参考成功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策略建议。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电子书
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
福建省老年人生活状况与老龄事业发展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调查数据基础上,不仅清晰地描述了福建省老年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状况,涉及老龄事业多方领域,包括城乡老年人家庭、经济、健康状况、医疗、照料服务、社会参与、宜居环境、维权意识与行动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等;还探究了其中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解决相关现实问题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