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近代文化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求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在近代的蜕变与新生,中华书局出品。

内容简介

本书以1826—1956年间的文化为研究对象,结合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把中国近代文化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分为九章,重点论述了近代新文化生长和嬗变的轨迹:1826—1894年,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新文化的准备期; 1895—1912年,新文化的草创期; 1912—1927年,新文化的奠基期;1927—1937年,新文化的建设期;1931—1945年,中国文化困厄更生,民族精神空前焕发,新文化的民族性得到加强;1946—1956年,新民主主义由小到大形成了完整的社会文化形态,是为近代文化发展的最后阶段。

作者简介

作者张昭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现致力于20世纪思想文化史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一、概念界定

二、内容组织

三、学科简史

第一章 传统与求变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兴盛与危机

第二节 19世纪中期儒学的变化

第三节 经世思潮

第四节 “开眼看世界”

小结

第二章 中西体用之间

第一节 “理学复兴”

第二节 传统文化秩序的重建

第三节 中西文化论争与“中体西用”论

第四节 洋务学堂与官派留学

第五节 翻译西书和创办报刊

小结

第三章 戊戌新文化

第一节 甲午战争后中国文化的转变

第二节 今文经学与康有为的变法主张

第三节 戊戌时期新文化的开展

第四节 戊戌维新思潮的高涨

小结

第四章 清末十年的文化变局

第一节 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文化的变动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士人阶层的分化

第三节 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第四节 知识体系的重构

第五节 “国粹”与“欧化”之争

小结

第五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一节 民国初年文化观念的更新

第二节 “五四”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三节 文学革命与思想启蒙

第四节 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思潮传播与文化论争

小结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化建设与文化运动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第二节 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

第三节 左翼文化运动

第四节 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

第五节 新生活运动

第六节 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运动

小结

第七章 抗战时期的文化

第一节 日本的文化侵略与沦陷区的殖民文化

第二节 国统区的抗战文化

第三节 根据地的抗战文化

小结

第八章 新民主主义文化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的创立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推行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文化走向胜利

小结

第九章 学术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历史学

第二节 文学艺术

第三节 宗教

第四节 社会文化

小结

后记

中国近代文化史是201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张昭军。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近代文化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晚清文化史(修订版)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历代文化史书系”之一种,讲述了清代的文化史。书中对清代的文化全景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介绍,特别展示了晚清文化从传统向现代、从闭塞到走向世界的转折,体现了目前学术界对该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本书内容翔实,史料丰富,研究深入,值得广大历史研究者参考和阅读。
晋宋社会文化史论 电子书
魏晋玄学及其玄化风尚,是文、史、哲等多学科学者长期集中研究的课题,而本书“正题反作”,力求对当时反玄风思潮加以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内容既有魏晋玄学与玄风、士族社会家学门风等问题;也有晋宋之际北府地域学术群体与门第寒微学术群体的兴起及其学风特征等问题;还有涉及中下层社会文化上浮及其与上层社会文化混杂的雅俗融通问题,如东晋、刘宋时期佛教僧尼生活的世俗化及其参预政治活动,以及刘裕称帝过程中对术数文化的
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文献及其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活动的文献类专著。
中国文化史(插图版) 电子书
本书以35个专题为纲,对中国文化的基础、制度、宗教、学术、艺术及中外文化交流进行了展示和分析,梳理了自上古至近代文化发展演进的整体历程。
近代中国宗教文化史研究(上、下) 电子书
近代中国宗教文化互动融合研究,具重要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