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田野中国)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田野中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作者从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围绕财富问题旋转变动分析研究。

内容简介

曾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占据20世纪80年代报纸头条,现在“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作者简介

作者张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讲师。2010年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获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研究兴趣:情感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和城市化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中国情感人类学研究的力作

导言

第一章 嫉妒与暴富

嫉妒作为社会违规行为的惩罚

暴富作为社会违规?

关于嫉妒的方法论

1.从“不可见”到研究“不可见的逻辑”

2.从研究事件到场景描述

3.从研究嫉妒到研究嫉妒的归因

4.从感知到行动

5.选取特定的事件节点和关注动态的发展

田野地点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嫉妒的公共话语

嫉妒与不平等

嫉妒与“感知的不平等”

“眼红”与“仇富”的社会背景

红眼病

仇富心态

讨论

第三章 羡慕与乡村财富观

羡慕与攀比

“和谁比”和“得不到”

隐藏财富的需要

展示财富的需要

讨论

第四章 “眼红”与开矿纠纷

“眼红”的地方性表达

“眼红”与开矿纠纷

开矿带来的“社会违规”与“眼红”的道德控制

讨论

第五章 关于嫉妒的道德准则

“人缘好,不存在眼红问题”

一个示范村

暴富、眼红、人缘

官员腐败还是群众素质低?

道德困境

第六章 暴富的文化解读

采矿和赌博:财富获得方式的变化

“没福坐不住”和“这就是命”

“福-命”观

讨论

第七章 嫉妒与希望

亲子关系的期望与代际转变

教育的目标与希望的延续

崔姐对女儿的教育安排

晓华的婚姻

刘军进城打工的经历

向上流动的机会与希望的再生产

讨论

第八章 嫉妒的理论与中国情感人类学

从嫉妒的恐惧到被嫉妒的需要

从嫉妒的表达到嫉妒的归因

从有限资源到无限竞争

中国情感研究的边缘性

人情中的情感互动

中西方情感的本质差异

情感的国家“教化”

社会转型与情感人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田野中国)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慧。

得书感谢您对《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田野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8辑) 电子书
近年来,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被广泛应用在学校、医院、家庭等领域,在社区领域中更是如此,因而带动了相关研究的深入。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 电子书
扎根于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探讨“中国式”的身体问题。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6辑) 电子书
本书主要关注城市社会及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和各位种介入方法与途径,深入探讨社会工作的介入的方法、技巧和本土化问题。
从青年到成年:社会转型、阶层分化与城市成年轨迹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变迁为背景,通过对50后、60后、70后和80后成年轨迹的比较,讨论自改革开放以来成年轨迹的变化,关注成年轨迹的阶层分化特征。
乡村秩序的裂变与重建:企业与社会的“双向嵌入”(田野中国) 电子书
乡村民营企业的兴起对乡村秩序有哪些冲击和影响,乡村的秩序如何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