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传播思想史奠基之作,美国传播学研究生必读经典。

内容简介

在当今社会,传播扮演着至关重要而又独特的角色。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一书,以广泛的跨学科的人文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传播的观念史,它不仅阐述了传播观念的历史沿革,而且旁征博引,论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乃至法学与技术史领域,将传播的视域追溯至西方思想中那些最根本的问题。即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人文取向,也以一种通俗大众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公众对传播学的兴趣。

书中为突破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研究传统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也因此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该书在2000年荣膺美国传播学会奖,这是美国传播学界的很高奖项,并在传播学界乃至公众之间激发起广泛的对话。

作者简介

作者约翰·杜翰姆·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美国当代著名的媒介史家、传播理论家和传播哲学家,艾奥瓦大学克雷格·贝尔德讲席教授、国际传播学会(ICA)会员。先后获美国人文基金会、富布赖特基金以及利华修姆信托基金的研究资助。著作有:《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奇云:元素媒介的哲学》《取悦深渊:自由言说与自由传统》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译版序

译者导读

序论:交流之难题

一、“交流”的历史性

二、“交流”的多义性

三、20世纪20年代:传播学的论争

四、二战以来“交流”的技术性话语和治疗性话语

第一章 两种交流观:对话与撒播

一、《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二、对观福音中的撒播

第二章 错谬之缘起: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

一、“交流”观念的基督教根源

二、洛克:“交流”之意义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

三、“心灵融合”交流观之社会影响:19世纪的催眠术和招魂术

第三章 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恺郭尔

一、黑格尔的交流观:“承认”

二、作为媒介的货币:马克思vs.洛克

三、克尔恺郭尔的交流观:“匿名”[54]

第四章 生者的幻象及与死者的对话

一、记录性媒介vs.传输性媒介

二、诠释学:一种与死者的交流方式

三、死信:无法发出的讯息

第五章 去追求真正的联系,抑或去跨越鸿沟?

一、唯心主义:人与人之间的森严壁垒

二、是欺骗还是接触?詹姆斯论灵异研究

三、伸出手去触摸人:电话的奇异之处

四、广播:作为撒播vs.作为对话

第六章 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

一、图灵测试与肉体/爱欲的不可超越性

二、动物及人类对非人生灵的共情

三、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

结语:用手挤呀

一、交流注定充满沟壑

二、接收者拥有的特权

三、交流的阴暗面

四、触觉与时间的不可化约性

附录:妙语摘抄

致谢

译后记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是2017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美]约翰·杜翰姆·彼得斯。

得书感谢您对《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行动与美学:苏珊·桑塔格的“沉默” 电子书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对美国文化界有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美国文化思潮的变化与争论。
一个定理的诞生 电子书
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得主攀登数学高峰的苦乐历程,当代数学天才与众不同的真实人生。
道大无外:校园与社会 电子书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教育反思的专栏文章结集。
说书人与梦工厂 电子书
关于网络文学的社会学探讨,网文江湖的“百晓生”。
中国古代科学家列传·壹 电子书
以10个领域100位科学家的生平及科学成就为主线,为你展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轨迹和科学发展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