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史论

中国社会史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为已故历史学家、社会史学家熊得山先生遗著,是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论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以科学史观为理论指导,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释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并以充分利用考古学资料为论证特色,其对中国原始社会形态的描述、对中国历史分期的论述、对中国社会长期迟滞原因的探讨,多具新义。

作者简介

作者熊得山(1889—1939),湖北江陵人。1907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先后加入共进会和同盟会。武昌起义爆发后任北方革命总司令部指挥处秘书长,投身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后接受马克思主义,与胡鄂公等在北京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天津发刊《大中华日报》。

1922年在北京创办并主编《今日》杂志,宣传革命。其后历任武昌《商大周刊》主编、武昌法科及中山大学教授。1928年与李达、邓初民等人在上海创办昆仑书店,从事学术著译与出版活动,同时在暨南大学、政法学院等校讲学。次年加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中国互济会。1932年起历任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教授、广西大学教授,直至1939年逝世。

著有《中国社会史研究》《社会问题》等,译有《物观经济学史》《欧洲经济通史》及《西方美术东渐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中国社会发展迟滞原因 (代序)

绪论

一、历史学的意义与吾人研究历史的任务

二、历史的方法论

三、中国史的阶段

四、中国社会史上的论战问题

五、中国社会的停滞性

第一编 中国史前阶段

第一章 原始时代

第一节 史前人类之概述

第二节 中国最古的人类

第三节 古史与石史

第四节 原始共产社会的经济一般

第五节 原始共产社会的社会关系及其组织

第二章 父家长制社会

第一节 父系氏族成立之经过

第二节 父家长制社会的特征

第三节 氏族社会的破灭与国家的出现

第三章 史前社会的意识形态

第一节 言语之发生

第二节 思维之发生

第三节 宗教之发生

第二编 奴隶制社会

第四章 殷代社会

第一节 殷种姓之检讨

第二节 殷墟之来由

第三节 殷墟文物出土之经过

第四节 由殷墟文字所见之股代经济状况

第五节 殷代社会的关系

第六节 殷代社会的没落

第五章 殷代精神文化概观

第一节 文献与卜辞的印证

第二节 殷代的政治性质

第三节 殷代婚姻制与兄终弟及制

第四节 殷代的风俗及习惯

第五节 文字的起源及变迁

第六节 殷代的宗教

第三编 初期的封建社会

第六章 西周

序说:封建社会的三期划分

第一节 周人为戎人说

第二节 周未灭殷前的生活状况

第三节 周人灭殷的经过

第四节 周初究竟是奴隶制抑农奴制

第五节 西周生产方法之检讨

第六节 周代封建概观

第七节 与封建初期相适应的宗法

第七章 春秋及战国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经济概况

第二节 直接生产者之地位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概况

第四节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之一般

第四编 发展期的封建社会

第八章 序说

第一节 都市经济之勃兴

第二节 商业资本之抬头

第三节 农民的重负与暴动

第四节 本期割据与统一的交替之由来

附记:试谈“同化力”

第九章 秦汉

第一节 秦统一六国之由来

第二节 秦统一后政治经济的设施

第三节 以农民暴动作信号的豪杰亡秦

第四节 楚汉之争

第五节 汉代农业生产诸力之向上

第六节 汉代土地之分配

第七节 汉代农民的生活状况及其义务

第八节 汉代奴隶问题

第九节 汉代工业

第十节 汉代商业及抑商政策

第十一节 王莽之改革与失败

第十二节 前后汉末叶的农民暴动

第十三节 两汉的割据概观

第十四节 两汉统一的功效

诊断国脉追溯远古

纪念熊得山先生

悼熊得山先生

中国社会史论是2020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作者熊得山。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社会史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4辑) 电子书
本辑对社会工作介入的社会性别视角,医疗救助投入、社会资本和个体健康自我评价,禁毒社会工作研究的概况与前瞻,社会工作在少年司法场域的嵌入性发展,家庭信念、父母参与及其双向整合,农民工的福利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癌症晚期病人家属丧失、哀伤和双向摇摆的复原历程,个别怀缅对乡镇福利院老人自我形象、抑郁及幸福度的效果,基于“优势-资产”范式的多元融合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中国社会规制权纵向配置模式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翔实的数据,为深化规制体制改革和提高规制效率提出了可行建议。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全4册) 电子书
为读者提供系统认识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和工具。
中国社会形势研究25年(1992-2017) 电子书
本书使读者纵观中国的发展变化、政策走向,进而把脉今后的社会形势,厘清发展思路。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十六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十六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