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母爱的束缚:母女关系中的伤痛与疗愈

挣脱母爱的束缚:母女关系中的伤痛与疗愈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每一个受困于母女关系的女儿,都有一个内心同样伤痕累累的母亲。有效的心理学工作,不是避开过去造成的痛苦,而是承载、消化和穿越它们。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剖析了15种不健康母女关系的根源、表现和影响,并结合自身多年咨询经验,给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作者于玲娜,浙江大学心理系学士、硕士,心理咨询师,东京映心堂心理咨询室负责人,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高级组毕业,从业时间7年半,咨询及团体咨询经验5000+小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写作者,小剧场工作者。译有《母爱的羁绊》《荣格自传》。

擅长领域:抑郁、强迫、焦虑、恐惧、疑病等神经症,躯体化问题,女性个人成长,轻度人格问题,创伤陪伴,咨询师自我体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女性觉醒自助书

序言 女性成长,从反思母爱的束缚开始

第一章 母女关系的独特之处

第一节 女性独特的身体意识及其在母女之间的相互强化

第二节 母女共享更紧凑的生活空间

第三节 母女共同承受时间焦虑

第四节 母职在母女之间的传承

第二章 不健康母女关系的实质:母职的缺失

第一节 母亲的六大职能及其完成度对女儿的影响

第二节 职能一:母亲是女儿的创造者

第三节 职能二:母亲是女儿的镜子

第四节 职能三:母亲是女儿的性别身份榜样

第五节 职能四:母亲是女儿的及时响应者

第六节 职能五:母亲是女儿情绪的承载者和调节者

第七节 职能六:母亲是女儿永远的大本营

第三章 九种常见的不健康母女关系

第一节 “看不见”女儿的母亲和“空心化”的女儿

第二节 实用主义母亲和学霸女儿

第三节 焦虑、控制型的母亲和备感束缚的女儿

第四节 内疚感控制型的母亲和为母亲而活的女儿

第五节 对自己人生失望的母亲和“女承母志”的女儿

第六节 自恋的母亲和自卑的女儿

第七节 坐在女儿位置上的母亲和没有童年的女儿

第八节 不适当的认同和共生关系造成母女关系孤岛

第九节 嫌弃女儿的母亲和憎恨母亲的女儿

第四章 家庭结构影响下,六种不健康的母女关系

第一节 姐妹式母女关系——亲密与排斥的混合

第二节 白雪公主和嫉妒的母亲

第三节 “爸爸是坏人”——联手抗“敌”的母女

第四节 “爸爸去哪儿了”——相依为命的母女

第五节 女承母业——大家庭中的母亲与长女

第六节 重男轻女的母亲和“扶弟魔”女儿

第五章 母亲纠缠的爱来自何处

第一节 母亲的被害妄想

第二节 母亲对被抛弃的恐惧

第三节 母亲害怕冲突和对峙

第四节 母亲为什么会没有同理心

第五节 母亲无法面对自身的匮乏和荒芜

第六节 母亲自己的需求

第六章 如何走出不健康的母女关系

第一节 充分的自我探索和了解

第二节 识别母亲的内在意象并从中独立

第三节 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意愿,学会自我满足

第四节 哀悼过去,接受现实,踏实地生活在其中

第五节 了结过往恩怨:表达并化解对母亲的愤怒等负面感受

第六节 各归各位,建立并遵守人际边界

第七节 寻找母爱的替代:找机会把自己重新养育一遍

第八节 调整人际关系地图:不要和母亲生活在一个孤岛上

第九节 无畏竞争、取胜、掌权和建立新规则

尾声

后记

挣脱母爱的束缚:母女关系中的伤痛与疗愈是2022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于玲娜。

得书感谢您对《挣脱母爱的束缚:母女关系中的伤痛与疗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 电子书
本书描述了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每个阶段可能遇到的困惑,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出了专业的建议。
妈妈家,爸爸家 电子书
怎么跟孩子解释“父母分开”这件事?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到你。
看画识童心:儿童绘画心理解析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绘画解析的工具书,把孩子的心理呼唤以及天赋密码翻译给成人。
这样和孩子相处:给孩子足够好的原生家庭 电子书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安全感、自尊感、自主性、创造力,源于懂得与孩子相处的父母。从发展心理学角度,陪伴孩子0-18岁,做更好的父母。
隐形创伤:如何疗愈看不见的童年伤痛 电子书
如果没有处理心理创伤的能力,我们就不会真正地长大成人。焦虑、压抑、崩溃、敏感脆弱、莫名的躯体反应,是时候走出心墙、摆脱孤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