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研究室初创60周年、正式成立40周年,法理研究室于2018年选编了这本学术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选入的作者都是曾在或正在法理研究室工作的研究人员,全书收集了建室以来这些人员具有代表性的、与法理学和民主法治相关的学术论文,至今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这本文集,透显出法理研究室不同时期工作人员的研究风范和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视作见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理学和法治理论发展进程的历史标本。
作者简介
编者胡水君,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法理学、法律与政治哲学、中国文化,著有《法律的政治分析》(2005/2015)、《法律与社会权力》(2011)、《内圣外王:法治的人文道路》(2013)。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选萃”编辑委员会
总序
导论
上编 法理学科的构建
论比较法研究
一 比较法的历史和发展
二 比较法的方法和作用
三 国外比较法教学情况
四 应当重视比较法研究
法理学:基本问题和新的课题
一 法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二 法理学中的政治学论题
三 法理学所面临的新课题
论法哲学
一 法哲学与法理学
二 法学中的“五个主义”批判
三 法哲学与马克思主义
论法学与法理学
一 法学的概念
二 法学的对象
三 法学的分类
四 法学的体系
五 法学与法理学
比较研究与西方法学
一 比较研究:意义及必要性
二 法治思想:亚里士多德
三 自然法学:历史演变
四 规范法学:凯尔森学派
法理两论:法律规范与法律效力
一 法律规范概论
二 法律效力概论
三 法律规范与法律效力
比较法的研究方法
一 比较法研究的方法论
二 比较法研究方法的运用
三 比较法研究的范式转换
法理学的学科定位
一 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
二 法理学与部门法理学的关系
三 法理学与法律实践的关系
四 法理学的“名称之争”
法学研究进路的分化与合作
一 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分立
二 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竞争
三 法学研究进路的分化与合作
从特殊法理学到一般法理学
一 中国法治的自我表达和学理解释
二 作为社会想象的现代西方法理学
三 历史唯物辩证法与中国法治理论
迈向中国法理学:文本分析
一 道与理
二 政与制
三 法与治
四 学与术
下编 法治的中国理论
中国的法治文化建设
一 什么是法治文化
二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三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四 中国法治文化建设
人权理论的历史和发展
一 人权是人类共同高举的旗帜
二 人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
三 人权与公民权需要齐头并进
四 人权具有阶级性与超阶级性
国家所有的法律表达
一 宪法表达中的国家所有制
二 从国家所有制到国家所有权
三 法律表达中的国家所有权
四 国家所有的物权实现机制
五 国家所有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中国的宗教法治
一 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
二 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制
三 宗教组织及公益活动
四 宗教对外交往的治理
中国的普法规划
一 六个五年普法规划的比较分析
二 六个五年普法规划的主要经验
三 “七五”及未来普法所面临的挑战
中国律师的非均衡分布
一 非均衡分布统计描述
二 影响因素的理论解释
三 影响因素的数据验证
四 原因分析和制度检讨
自主与监护:中国基层民主观察
一 作为民主试验田的村民自治
二 城市居民与业主委员会选举
三 中国民主进程的自主与监护
法家传统的现代适域
一 制度包裹的法家传统
二 法家传统的现代适用
三 法家传统与“新法家”
法家的法治国家理论
一 法律与治乱
二 法家与实质理性
三 三重规则与法治国家
中国法治的人文道路
一 两种人文主义:西方与中国
二 法治的三种模式:法家法治、儒家法治与西方民主法治
三 迈向道德的民主法治
迈向法理社会是202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胡水君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迈向法理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