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刑民交叉案件数量呈增长趋势,相关案件处理已成为司法难点。依法妥善处理好刑民交叉案件,厘清刑事犯罪与经济纠纷的界限,对于打击犯罪、保护社会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刑法与民法竞合的司法现状与原因分析、刑法与民法竞合问题的解决方法、社会危害性及其判断、非法占有目的及其判断、刑法与民法竞合问题疑难案件分析五个方面对刑民交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力图探索出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解决刑民交叉问题的方式。
作者简介
作者童德华,1971年出生,湖北武汉人。法学博士、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东盟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现从事刑法现代化研究工作、已出版个人专著7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4个、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李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武汉大学法律硕士、湖北中和信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同时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湖北省律师协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湖北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刑法与民法竞合的司法现状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刑法与民法竞合问题的司法现状
一、刑法与民法竞合问题司法现状之概述
二、刑法与民法竞合存在的问题
三、刑法与民法竞合的相关罪名
小结
第二节 刑法与民法竞合的社会与立法原因分析
一、刑民竞合的社会原因
二、立法机理原因
三、法律主体的法治意识
第三节 刑法与民法竞合的司法方法检讨
一、思维模式转型不够
二、司法论证方式单一
三、刑事政策运用欠缺
第二章 刑法与民法竞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一节 创新司法方法
一、刑事违法性与民事违法性关系的厘清
二、类型化思维的证成
三、类型化思维的运用
第二节 司法目标导向
一、经验预判的确立: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的统一
二、经验预判及其证伪
三、经验预判及其证成
四、进行合理性论证
五、准确把握刑事政策
第三章 社会危害性及其判断
第一节 社会危害性的地位
一、社会危害性的内涵
二、社会危害性地位的理论争议
三、社会危害性的存在价值
第二节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
一、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关系的理论分歧
二、相关学说的不足之处
三、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梳理
第三节 社会危害性的评价进路
一、概述
二、结果无价值立场的评价进路
三、行为无价值立场的评价进路
四、社会危害性判断的具体程式
第四章 非法占有目的及其判断
第一节 非法占有的地位
一、非法占有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
二、财产犯罪中非法占有的认定意义
第二节 非法占有方法的推定方式
一、非法占有的认定难题
二、司法推定的证明方式
三、司法推定的限制
第五章 刑法与民法竞合问题疑难案件分析
第一节 合同行为中的刑民竞合问题
一、典型案例
二、处理原则
三、分析路径与方法
四、结论证明
第二节 家事纠纷中的刑民竞合问题
一、典型案例
二、基本原则
三、分析路径与方法
四、结论证明
第三节 重点界分合同诈骗与不当得利
一、界分合同诈骗与不当得利的困境
二、合同诈骗与不当得利的司法认定
三、合同诈骗与不当得利的界分路径
小结
刑法现代化:刑民交叉问题研究是2022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童德华。
得书感谢您对《刑法现代化:刑民交叉问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