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适宜在海外发表而且论题相对集中的篇章,重点论述司法证明与推定的相关主题。
内容简介
司法人员不是神仙,无法全知全觉,也无法穿越时空隧道,只能通过有限甚至短缺的证据去认识发生在过去的案件事实。于是,那事实便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一般而具有了模糊性。
本书脱胎于何家弘教授的代表作《短缺证据与模糊事实:证据学精要》出,版后屡获奖项,并入选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此次,何家弘教授根据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对代表作进行了重撰精修,重点论述司法证明与推定的相关主题,使本书更符合逻辑体系。例如,增加了“司法证明的难题”作为第一章,而且以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的三起“撞倒抑或自摔”的案件为例,展开关于证据短缺下司法证明难题的论述。体例方面,重新组织章节目结构;内容方面,重新调整补充并以案例讲述引入主题,形成了一部新著。
作者简介
作者何家弘,北京人,未及成年便到“北大荒”务农,当过拖拉机手、司务长、子弟小学教师等;“返城”后当过建筑工人;在爱情的推动下考取大学,随意地选择了法学专业,然后便一路求学,直至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普通法中心主任、证据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法律语言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曾经在业余时间从事过侦查员、鉴定人、辩护律师、检察官、仲裁员、中央电视台嘉宾主持等工作;曾经到二十多个国家访问讲学;获得过若干奖项,如国家级“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和中国人民大学“公正杯”足球赛的“最佳射手奖”以及业余羽毛球比赛的金银铜牌;法学代表著作有《短缺证据与模糊事实——证据学精要》和《亡者归来——刑事司法十大误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章 司法证明的难题
一、刑事案件中证据标准的实证解析
二、刑事错案中证据短缺现象的案例分析
三、刑事错案中证据短缺的规律
四、证据短缺状态下的司法裁判
第二章 司法证明的历史
一、司法证明方法的进化
二、司法证明制度的沿革
三、中国司法证明制度的改良
第三章 司法证明的方法
一、司法证明的方法论简述
二、司法证明方法的特点
三、司法证明方法的种类
四、同一认定的方法
五、逻辑推理的方法
第四章 司法证明的规则
一、司法证明规则概述
二、认证的一般规则
三、证据的采纳规则
四、证据的采信规则
第五章 司法证明的责任
一、司法证明的概念
二、证明责任的界说
三、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
四、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
第六章 司法证明的标准
一、司法证明标准的基本范畴
二、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
三、司法证明标准的内容体系
第七章 推定概念的辨析
一、英文语境中的推定概念
二、中文语境中的推定概念
三、推定概念的“三层递进”标准
第八章 推定种类的重述
一、英美证据法学中推定种类的评述
二、自然推定和人造推定
三、中国证据法学中推定种类的简化
第九章 推定规则的范式
一、推定规则的结构分析
二、推定规则的明确性与模糊性
三、推定规则的八种范式
四、推定规则语言的规范化
第十章 推定规则的创设
一、刑讯逼供的认定与推定规则的创设
二、刑讯逼供推定规则的创设
三、强制性讯问录音录像推定规则的创设
四、贪污罪非法占有目的推定规则的创设
第十一章 推定规则的适用
一、适用推定规则的基本原则
二、适用推定规则的程序
三、适用推定规则的条件
四、适用推定规则的证明责任
五、适用推定规则的证明标准问题
第十二章 司法错判的证明
一、司法错判的规律
二、外国错判证明标准的案例解析
三、中国错判证明标准的重述
余论 从侦查中心转向审判中心
一、从侦查中心到审判中心是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趋势
二、庭审虚化是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模式的表象
三、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需要转变观念
四、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需要完善规则
五、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目标需要找准进路
司法证明方法与推定规则是2018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作者何家弘。
得书感谢您对《司法证明方法与推定规则》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