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日本冰河期就业世代女性群像,浮沉于时代洪流的真实证言。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的对象是日本冰河期就业世代中的女性群体。作者根据“非正式员工”“中年女人的相亲”“生活的艰辛”“护理年老的父母”四个主题取材,采访了与自己同一年龄层、有类似境遇的多位女性。
有人明知公司的“努力就让你转正”是谎话,只能靠自我麻木来坚持工作的人;有人生了病也享受不到公司的福利,只能眼睁睁失业;有人找到了男朋友,却因为无法接受自己要先为他送终的现实而打退堂鼓;有人追求亲密关系却几经挫折最后放弃,决定与猫为伴度过终身;有人离开原生家庭,领着低保过着有些孤独却又不乏开心的日子;也有人拒绝消费主义裹挟,并在参与工会帮助他人维权的活动中找到了归属感……
她们在泥沙俱下的时代洪流中或沉或浮,承受并对抗着日本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有形无形的歧视,也为记录当代东亚社会女性生存现状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证言。
作者简介
作者雨宫处凛,1975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作家、活动家。曾做过视觉系朋克乐队女歌手和自由职业者,2000年以自传性散文集《人间地狱与天堂》(太田出版/筑摩文库)登上文坛,后以霸凌、自残等亲身体验过的“生存的艰辛”为题材发表著作,2006年起,她开始关注贫富差距、贫困问题,从事该方面的采访、写作和运动,发表了《女性与贫困》《一亿总贫困时代》《“女性”这一魔咒》等多部作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40岁女性的心声
“受难的一代”
恰逢“失去的20年”
40岁人群相关数据
租房审查未通过
处女地上的领跑者
第一章 非正式的就业形式
第一节 以录用为正式员工做诱饵让你卖命
复杂的内心
作为派遣制员工遭遇的种种不公
只要能麻痹情感,安慰剂也罢
彻头彻尾麻木不仁的“雇佣阵营”
结婚意愿是什么?
晚年构想
第二节 单身女性派遣期间生病该怎么办?
查出癌症和“终止续约”
作为派遣制员工怀揣的种种疑惑
派遣制员工不是人,而是商品、服务
治疗癌症需要花费多少?
购得住房·晚年计划
第三节 从短工到“超级派遣制员工”
转折点在2008年金融危机
骇人的校园欺凌
波涛汹涌的短工派遣生活
历经几个环境恶劣的工厂
靠自学取得多项资质
对派遣制度“物尽其用”
理想的工作方式
变革中的日本工作模式
第二章 40岁女性和“婚活”
第一节 梦想在“老太太公馆”合租屋安度晚年
倘若生病时无人照料,经济上无依无靠的话……
晚年的归宿是监狱?
婚恋派对、街镇联谊、拼桌馆、婚恋网站——
婚恋市场的多余者
有了男友却……
年龄的壁垒·单身的壁垒
对日本男性的心里话
现实的梦想
余生的构想
第二节 “等他老了,我愿意为他换尿布吗?”
如果美女去“婚活”……
期望对方年入700万日元
寄希望于占卜师
回过神,发现自己“已超龄”
邂逅年入2000万日元的男性
“40岁一代”抽到了贫困的下下签!
第三章 背负着艰辛前行
第一节 “拟态”成功的原心理疾病患者夕蝶
阔别10年的重逢
“心理疾病患者”猛增的90年代
不给年轻人生存余地的社会
欺凌·拒绝上学·障碍者手册
靠生活保护制度摆脱原生家庭
契约员工也获得出差机会
第一次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不想孤独地面对死亡”
第二节 小学毕业的无敌原宅女、自由职业者佳奈
省钱的生活
初中一年级开始拒绝上学
和年轻“活动家”们的邂逅
出现在眼前的群体——“贫穷却活得自由快乐”
用丰富的法律知识武装自己
兴趣爱好是工会
对母亲的复杂情感
社会首先应该确保人能独立生存
应对不安的策略
第四章 当父母需要看护时该怎么办
单身女性应该如何跨过看护父母这道坎
看护支出
该去哪家窗口求助?
母亲突然病倒
能租用的就去租用
接踵而来的费用问题
内心的安定来自经济的稳定
先别急着辞去工作
卷末访谈
让“独居”不再意味着孤独
40岁女性是“濒危物种”
“女性生活遇到困难就去卖春”的思维定式
工作也好,结婚也罢,都和幸福无缘
不求光彩照人,但求从容不迫
凭1周3天、时薪2000日元的“工作”来照顾自己
修道院——单身女性理想的栖身之所?
面向大叔的合租屋行不通
比起不结婚,更担心孤独死去
“未婚女性合租屋”的实验
租金1万日元的合租屋蕴含着商机
让“独居”不再意味着孤独
女性自行构建安全网
后记
单身女性(译文纪实)是2023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雨宫处凛。
得书感谢您对《单身女性(译文纪实)》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