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872—1914)

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872—1914)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核心,揭示文学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关系。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是以比较独特的方式呈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作。该书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年在不同媒体上刊登的文学艺术类广告为核心线索,通过编年的形式将各种广告呈现出来,并以这些广告为切入点,分析广告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及文学信息,从而构成一部以广告为核心的文学史叙述。该书按照历史时段,共分为四册,分别由袁进、钱理群、吴福辉、陈子善主编,联合学界诸多优秀学者共同完成。

作者简介

编者袁进,江苏镇江人。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代现代文学。著有《张恨水评传》《小说奇才张恨水传》《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鸳鸯蝴蝶派》《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文学史通》近代编等专著。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鸳鸯蝴蝶派散文大系》等。近年来曾去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并曾作为客座教授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讲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1872年

4月

《申报》里的广告

1873年

1月

《昕夕闲谈》:刊物上连载翻译小说的开端

开始登小说广告:文学运行机制的市场化进程与小说地位的变迁

1877年

11月

近代稿费制度的建立

12月

被誉为清代小说压卷之作的《夜雨秋灯录》

1884年

5月

《点石斋画报》的追求与特色

1891年

7月

王韬与《后聊斋志异》

1892年

2月

《海上奇书》的分量

1893年

2月

《新闻报》“在商言商”的定位

4月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意义

1895年

1月

《何典》:“笑”的否定与怀疑

《花月痕》:“足以启发固有之真性情者也”

5月

傅兰雅“时新小说”征稿启事

1896年

1月

《海上花列传》广告原文

8月

《游戏报》:小报的发端

11月

滑稽小说与都市消遣文学思潮

1897年-1898年

12月

《清议报》、《新民丛报》:首倡“第四权”的近代报刊

1899年

6月

《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影响

武侠小说:“侠”的理想与传统

1902年

2月

梁启超与《李鸿章》

8月

“新小说”的理论与倡导

世界历史小说的创作实验

10月

《东欧女豪杰》与无政府主义

科学思潮与科幻小说

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女娲石》

1903年

5月

《绣像小说》的贡献

康梁游记中的眼光与见解

6月

邹容《革命军》:“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

《佳人奇遇》、《经国美谈》:翻译政治小说的代表作

李伯元的文学创作与广告

10月

陈天华的《猛回头》、《狮子吼》

1904年

3月

近代杂志界重镇《东方杂志》的开端

外国传记的选择与翻译

6月

《马氏文通》的内在焦虑

别具一格的《世界繁华报》

晚清时期的《时报》与报刊业务的改革

9月

《新新小说》的鹤立鸡群

“妙文、快文、奇文”《官场现形记》

“说部丛书”的胸怀

林译《吟边燕语》的误解与魅力

11月

章太炎《訄书》之思与文

12月

谴责小说《宦海》、《轰天雷》、《最近社会龌龊史》及其广告

1905年

2月

《国粹学报》与复古主义思潮

3月

《孽海花》的产生过程与写作试验

5月

《迦茵小传》的两个译本及不同反应

6月

李叔同的学堂乐歌

7月

《黑奴吁天录》的小说与话剧

11月

王国维:现代中国学术传统的奠基人

1906年

2月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及其“新文体”

3月

《海上繁华梦》的评价

4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商业化运作与平民化视角

5月

吴梅《风洞山传奇》的“真、趣、美”

7月

民族主义思潮下的郑所南《心史》及《明末四百家遗民诗》

《天方夜谭》奚若译本

8月

革命禁书《孙逸仙》

9月

南方小说重镇《中外小说林》

10月

《月月小说》的营销策略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的翻案立场

1907年

2月

《小说林》的矛盾

包天笑“征稿启事”的意义

3月

翻译家吴梼的职业精神

《恨海》:写情小说的崛起

5月

《新茶花》:仿作的效应

6月

“新戏”的产生

9月

《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

《九尾龟》的浮沉

《黄绣球》与女权主义思潮

《新石头记》、《九命奇冤》的新内容、新形式

曾国藩:《十八家诗钞》

11月

《竞立社小说月报》的“立言”、“立人”宗旨

12月

周作人《红星佚史》、《匈奴奇士录》:翻译史上的独特意义

1908年

2月

伍光建《侠隐记》、《续侠隐记》白话译文的价值

8月

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科学理性与法制观念

《市声》与都市商业

破除迷信小说:《扫迷帚》与《玉佛缘》

1909年

4月

周氏兄弟《域外小说集》的寂寞

8月

商务印书馆“在商言商”的底蕴

第一份图画类日报

9月

《新西游记》的拟旧翻新

10月

南社的小说

11月

《时报》系刊物《小说时报》

1910年

3月

翻译家周桂笙的贡献

4月

《天演论》:误读、改造与操纵—严复的翻译策略

8月

《小说月报》(前11卷):“君子型”的文学期刊

9月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的历史地位

林译小说的启蒙之功

10月

侦探小说的翻译与中国近代小说技巧的变革

包天笑《馨儿就学记》的历史命运

11月

陈景韩的“侠客主义”

1911年

6月

《范伯子诗集》:“在复古的基础上追求创新”

7月

秋瑾之死与《六月霜》

1912年

10月

晚清四大词人:王、郑、朱、况

1914年

1月

狄葆贤:《平等阁笔记》、《平等阁诗话》

4月

探险小说《金银岛》

5月

民初文学的一个缩影:《民权素》

“哀情巨子”吴双热

6月

《礼拜六》:“才子型”休闲期刊

8月

《小说丛报》与鸳鸯蝴蝶派

《铁冷碎墨》以及通俗文学作家的现代美文

《快活林》(《新园林》)、《自由谈》、《春秋》:现代通俗文学的三大副刊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872—1914)是201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袁进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872—1914)》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以爱为名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诗集,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描述了自己在生活中遭遇的爱与别离、爱与成长、爱与怀念,从爱情之爱、亲情之爱上升到自然之爱、家国之爱,歌颂祖国的强盛,吟唱人生的美好。
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电子书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正日益成为一门国际化的学问,以往积累的和正在不断涌现的大量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成为古典文学研究学术积累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足以为我们带来启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有意识地开辟国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成果的翻译和评论工作,并于2013年12月举行了第一次“海外汉学名著评论”论坛,现将这次论坛的论文以及各位学者历年来积累的海外论著评论、学术史研究、学术动态介绍、学者访谈等成果汇为一辑,以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 电子书
本书各章前面有学习概要,简要介绍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各体裁的发展线索,让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沿革有个大致了解,精选名家名篇文本提供学生阅读。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这是一部具有自觉学术追求和学术品格的现代文学史教材。
中国现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 电子书
本书由“现代”烛照与史乘重释、历史个案与文学典型、历史人物与形象嬗变三编组成。包含:现代中国历史文学之经验、情爱传奇与历史风云——谭正璧的历史小说、孔子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重写、勾践形象在20世纪中国戏剧中的嬗变等11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