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第十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学界对宋代文学的研究愈加广泛,从文体、科举与个案入手,深度拓展宋代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近年来,对宋代文学之研究,视野愈益开阔。学者尝试从多种角度切入,或与不同学科关联,努力拓展宋代文学研究之领域。首先,是文体学研究之兴起,提示学者每一文体的特殊性。从文体学角度着手,诸多纷争不决的学术问题,会有新的解决途径。其次,是科举制度与文学创作之关系,为宋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次,重点个案研究。通过重点个案研究之深入,深度剖析宋代文人的政治活动与文学创作,宋代文学研究在面的关注背景下,有点的深化。

作者简介

诸葛忆兵,男,汉族,1959年6月25日生,浙江省温州市人。1997年于南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而后,进入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宋史专题研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发表论文七十多篇,出版《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宋代文史考论》、《北宋词史》(合著)、《李清照与赵明诚》、《宋辽金文学编年史》(上卷)等专著多部。$$$$$诸葛忆兵,浙江省温州市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发表论文六十多篇,出版《宋代女词人词传》(合著)《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巫风源流观》《宋词精品》《唐诗精品》《宋代文史考论》《北宋词史》(合著)《李清照与赵明诚》等专著多部,主编“文人情侣丛书”一套。$$$$$诸葛忆兵,男,汉族,1959年生。浙江温州人。1984年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4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7年获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宋史专题研究。1999年出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宋代女词人词传》(合著)、《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巫风源流观》、《宋词精品》、《唐诗精品》、《宋代文史考论》、《北宋词史》(合著)、《李清照与赵明诚》等专著多部。$$$$$诸葛忆兵,浙江省温州市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发表论文六十多篇,出版《宋代女词人词传》(合著)《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巫风源流观》《宋词精品》《唐诗精品》《宋代文史考论》《北宋词史》(合著)《李清照与赵明诚》等专著多部,主编“文人情侣丛书”一套。$$$$$诸葛忆兵,男,汉族,1959年6月25日生,浙江省温州市人。1997年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而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宋史专题研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发表论文七十多篇,出版《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宋代文史考论》、《北宋词史》(合著)、《李清照与赵明诚》、《宋辽金文学编年史》(上卷)等专著多部。$$$$$诸葛忆兵,1959年生,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文史,主要著作有《宋代文史考论》《宋代宰辅制度研究》《范仲淹传》《李清照诗词选》等。$$$$$诸葛忆兵,汉族,1959年6月25日生,浙江省温州市人。1980年毕业于温州市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1984年进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师从陶尔夫教授,1987年获得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4年进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郁贤皓教授,1997年获得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宋史专题研究,1999年出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主要专著有:《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宋代文史考论》、《北宋词史》(合著)、《李清照与赵明诚》、《中国文学编年史·宋辽金卷(上)》、《宋词说宋史》等。$$$$$诸葛忆兵,男,汉族,1959年6月25日生,浙江省温州市人。1997年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而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宋史专题研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发表论文七十多篇,出版《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宋代文史考论》、《北宋词史》(合著)、《李清照与赵明诚》、《宋辽金文学编年史》(上卷)等专著多部。$$$$$诸葛忆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温州人。曾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宋代文史考论》《范仲淹研究》《多维视野下的宋代文学》等专著多部。$$$$$诸葛忆兵,1959年生人,浙江省温州市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徽宗词坛研究》《巫风源流观》《宋词精品》《唐诗精品》《宋代文史考论》《李清照与赵明诚》等多部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东亚汉文化圈的文本旅行:黄庭坚《演雅》在东亚汉文学中的拟效与创新*

遗民之外:诗歌史上的月泉吟社

“作为诗文,寓物托讽,庶几流传上达”

翁方纲宋诗批评的历史意义

二苏“夜雨对床”考述

楼璹《耕织图诗》的艺术渊源及其创变

论宋代的日记体诗

作为职业的诗人

简论“宋调”的体性特质及其成因

周敦颐诗中的孔颜之乐与林泉之趣

驯化的诗境:陆游记梦诗解析

苏轼诗中的西湖镜像

诗到相嘲雅见知:论宋代交游文化语境中的“戏人之诗”

苏轼眼中的杜甫

《宋人词话》与《两宋词人小传》

试论况周颐唐宋词赏析的词学意义

茶商赖文政事件的性质与辛弃疾平定事件的经过

试论宋词中性别化的屏风意象及其艺术功能

论宋代殿试策文的文本形式

复调的戏谑:《文房四友除授集》的形式创造与文学史意义*

夷狄行中国之事曰僭:南宋中后期辞赋的华夷之辨

论北宋士人贽文的现实际遇与影响

简刚巧构

文学与图像:北宋乔仲常《后赤壁赋图》对苏轼原作意蕴的视觉诠释

关于婺刻《三苏先生文粹》所载策论

王安石、王安国兄弟生卒年新证

宋代词科与士人的文学交游

孔平仲与新旧党之关系

朱子的“格物游艺”之学与“中和”之美

欧阳修在科举变革中的作用

附录:

第十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是2019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诸葛忆兵。

得书感谢您对《第十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学教育:新媒体时代的探索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 电子书
在“全民阅读”被连续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新媒体变迁与当代大学生文学素养之间关系,直面当代文学教育实践,积极探索新世纪师范大学文学素养教育新路径,扎实推进文学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未来中小学师资文学素养,无疑应是大学文学教育以及大学文学专业建设与改革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书从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专业素质培养与教学研究、教材研究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文化自信与中国外国文学话语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论文集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文化自信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的成果汇编。
元嘉文学研究 电子书
元嘉文学是南朝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古文学摆脱玄言文风影响的第一个阶段,被人称为“诗运一转关也”。这一时期涌现了诸多深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各体文学都取得了一定成就。本书对元嘉文学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包括儒学兴起与文学变化的关系、元嘉文学思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元嘉诗歌演进过程、“元嘉体”的体制特征、元嘉散文在中古散文发展中的地位、元嘉文学与永明文学的关系等,并指出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翻译文学导论 电子书
为中国翻译文学建立一个说明、诠释的系统,梳理、整合并尝试建立中国翻译文学的本体理论。
儿童文学教程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实,充分反映了当下儿童文学发展的新观念与新趋势,努力吸纳中外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成果与经验。在儿童文学文体分类及探究方面,本书重构秩序,统筹分类,具有“文体秩序”和“文体内涵”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呈现出21世纪儿童文学文体的丰富性与交叉性,对当代儿童文学研究与教育颇具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