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从受信制度的源流出发,论述了受信制度的理念与功能,探寻了受信关系的本质,提炼出受信制度的基本概念与一般规则,并基于比较法和实证法的视角,对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改进方案。
内容简介
宏观层面,本书尝试回应目前中国社会商业领域出现的行为失范、制度缺失、信任崩盘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兼而挑战制度研究的重要困境——一个没有“法官法”的国家能否引入一套普通法色彩鲜明的制度,充分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实现受信与现有制度的功能性融合,实现社会公平与意思自治的平衡、法律安定与个别正义的平衡。
微观层面,本书将商事领域中的受信关系分为商事组织和专业服务两大类,深入商事组织、资产管理、投资咨询、证券经纪等具体领域,提出不同商事组织和专业服务领域中受信人义务是否应有不同、如何不同的问题,探讨受信义务规则的不同版本,归纳受信义务演变的规律与影响因子。
作者简介
作者周淳,女,1988年生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民商法研究所讲师。201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博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获LL.M学位,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专业方向为商法、公司法、证券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受信关系的构成要件与范围
二、受信义务的本质与内容
三、受信制度的本质、目标与发展趋势
四、我国对受信制度的现有研究
第三节 研究构想
一、基本结构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受信制度正当性探源
第一节 受信概念与衡平之源与流
一、普通法的不正义与衡平法的起源
二、用益、信托与受托义务
三、衡平之衰落与受信之涅槃
第二节 受信制度法哲学基础探析
一、良心作为衡平原则
二、法律与道德之分离与合一
三、实质正义观对形式理性的反叛
第三节 信任、代理与社会分工
一、委托合同的空白填补
二、受信为信任之制度担保
三、分工、系统信任与信任进化
小结
第二章 商事组织中的受信关系
第一节 信托与代理作为基础受信关系
一、信托与专一利益原则
二、代理与最佳执行义务
三、信托与代理作为基础受信关系
第二节 人合性组织中的受信关系
一、“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受信关系
二、有限合伙受信关系的特殊性
三、封闭公司中受信规则的误用
第三节 资合性企业中的受信关系
一、公开公司中董事的受信义务
二、大型有限合伙与公开公司受信规则的异同
小结:商事组织受信义务标准的流变与演化
第三章 交易型受信关系:特定行业专业人士受信义务
第一节 专业群体受信义务调整之必要性
一、知识、信息与经验作为权力之源
二、专家系统与系统信任
三、消费者保护、公共规制与受信规则
第二节 专业人士受信义务在金融服务行业的具体展开
一、为人理财者
二、经纪代办者
三、献计献策者
四、公共信息提供者
第三节 专业服务领域受信规则的特殊性
一、义务群体与对象定位的公共政策导向
二、利益冲突的调和机制
三、审慎注意作为注意义务标准
小结
第四章 统一受信原则的构想
第一节 受信概念争鸣
一、受信作为独立法律概念
二、受信的衡平传统与制度功能
三、模糊性与确定性之二律背反
第二节 受信关系判断要件
一、有关争论概述
二、授权作为一般要件
三、弱势地位作为辅助要件
四、类比推理与受信关系类型化
第三节 受信义务的变化规则
一、忠实义务
二、注意义务
三、作为强制内核的善意义务
四、变化规律与影响因子
第四节 违信责任的严苛品格
一、推定信托与归入权
二、损害赔偿
第五章 受信制度本土化方案辨析
第一节 借鉴移植之水土调适状况省察
一、断裂的传统作为本土资源
二、诚实信用原则及其局限性
第二节 受信制度立法之改进建议
一、我国现有立法评价
二、改进建议
第三节 没有衡平的受信制度
一、判例法不应成橘枳之忧
二、当下董事受信义务裁判实证分析
三、受信义务本土化方略再审视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中文译著
三、中文期刊
四、英文著作
五、英文期刊
后记
商事领域受信制度原理研究是202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淳。
得书感谢您对《商事领域受信制度原理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