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马来西亚华语电视变迁

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马来西亚华语电视变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对全球化浪潮影响下马来西亚本地华语电视产业发展、华人观众收视偏好变化,以及亚洲区域内华语电视节目流通与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深入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作为“全球华人媒体网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马来西亚华语电视,以全球本土化为理论基础,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至今马来西亚本地华语电视产业发展和华人观众收视偏好变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马来西亚与亚洲其他区域华语电视在产业融合、节目流通、文化交融等方面呈现出的具体特征。

作者通过重点梳理马来西亚华语电视在全球、区域、本土因素共同作用下两条并行的历史发展线索——马来西亚华语电视本土意识的日益觉醒和中华文化传承功能的日益加强,以及中国影视文化对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厘清了马来西亚华人发展本地华语电视业的基本史实,同时对中国影视产业进一步开拓全球华人市场、提升中华文化海外影响力有所启示。

作者简介

作者梁悦悦,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生。主要从事影视跨文化传播研究、海外华语媒体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撰中文专著、教材2本。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1章 绪论:聚焦马来西亚华语电视

1.1 研究对象

1.2 理论综述

1.2.1 流散华裔媒体研究:树立批判视野

1.2.2 电视与文化全球化:聚焦亚洲流动

1.2.3 文化接近性:全球本土化的新发展

1.3 成果述评

1.3.1 海外学者研究

1.3.2 国内学者研究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研究

1.5.2 内容分析

1.5.3 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

1.5.4 文本分析

1.6 章节安排

第2章 国家电视垄断下的华语电视萌芽(1964—1983)

2.1 华语电视诞生背景

2.1.1 “二战”之前的族群区隔

2.1.2 独立前后的族群争端

2.1.3 华语广播的运营传统

2.2 华语电视早期发展

2.2.1 多语频道建立

2.2.2 华语节目萌芽

2.2.3 发展及其困境

2.3 小结:“整合之困”

第3章 私营频道建立后的华语电视发展(1984—1994)

3.1 华语电视市场变化

3.1.1 私营频道建立

3.1.2 国营频道改革

3.1.3 政府限制进口

3.2 华语电视节目变化

3.2.1 进口节目起落

3.2.2 本地制作的发展

3.3 粤语文化影响提升

3.3.1 电视剧

3.3.2 综艺节目

3.4 小结:“内外之争”

第4章 付费电视推动下的华语电视转型(1995—2003)

4.1 华语电视市场变化

4.1.1 付费电视诞生

4.1.2 免费电视洗牌

4.1.3 政府加强管制

4.2 华语电视节目变化

4.2.1 节目总量增加

4.2.2 节目来源扩大

4.3 华语节目引发争议

4.3.1 “包青天事件”

4.3.2 事件后续争议

4.4 小结:“身份之思”

第5章 地面频道整合后的华语节目多元化与本土化

5.1 华语地面频道出现

5.1.1 地面频道发展

5.1.2 华语频道整合

5.2 进口节目的多元化

5.2.1 进口中心转移

5.2.2 电视剧变化

5.2.3 综艺和纪实类节目变化

5.3 自制节目的本土化

5.3.1 本地制作的发展

5.3.2 新闻节目

5.3.3 电视剧

5.3.4 综艺节目

5.3.5 纪实节目

5.4 小结:“中庸之道”

第6章 华裔受众的收视偏好、文化资本与文化认同

6.1 华语新闻节目收视偏好

6.2 华语电视剧收视偏好

6.2.1 学校教育影响下的收视偏好

6.2.2 家庭教育影响下的收视偏好

6.2.3 收视偏好与华人文化身份认同

6.3 华语综艺节目收视偏好

6.4 小结:立足本土的文化接近性

第7章 结论:全球、区域、本土混杂的华语电视变迁

7.1 历史发展中的全球与本土博弈

7.2 区域势力消长背后的文化逻辑

7.3 中国内地影视传播与流散华人

7.3.1 以动态眼光评估港台节目影响力

7.3.2 重视流散华裔媒体及其自制节目

7.3.3 从受众角度理解“无味”的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马来西亚华语电视变迁是2022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梁悦悦。

得书感谢您对《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马来西亚华语电视变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的时间:形成、变迁与问题 电子书
本书认为时间是社会的产物,并加以论证。
词述广州四十年:流行词语境中的广州学密码 电子书
本书选取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近百个与广州文化有关的流行词作为叙写源头,通过对这些流行词的发端背景及文化内涵的发掘,折射出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变化,乃至呈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发生的深刻的、历史性的变革。从词语释义入手,以小见大,深度解读广州学独特的文化密码,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时代大背景,可谓别具风格的“中国故事”读本。
电视名牌节目读解 电子书
通过对电视名牌节目的解读,吸引高校学生尤其是公选课学生的兴趣。
乡村秩序的社会保育:安村变迁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浙江绍兴安村展开,以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视角去分析安村社会秩序的变迁过程,揭示不同力量的运作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村从典型的传统中国村落演变为区域性经济开发区,既是国家力量治理的结果,也是市场机制运作的结果。而在国家力量与市场机制推进的这个转变过程中,安村传统的社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只有防卫,乡村秩序从而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社会工作教育:中国特色与本土化风格的实习探索 电子书
本书内容属于一手资料,不仅记录实习过程,还汇集作者的收获、感想和反思,并附有督导的指导性建议。